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来稿内容务求科学性强,并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字精炼、准确,重点突出。论文应有创新性,观点明确,数据可靠,并附2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及5~8个关键词。论著文章请用“结构式”文摘,关键词尽可能选用中国医科院情报所出版《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词语。计量单位参照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2 创新的设计、操作技巧最好附示意图,浮贴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说明疗效最好附典型病例治疗前后彩色对比照片,照片应对比良好,层次分明,图表应有自明性,正文与图表内容避免重复,电子图片要求300万像素以上,以JPG或TIF格式保存发送。
3 参考文献请选用亲自阅读的近年的与内文有关者,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并于文内引用处依次以角码加方括号标注于右上角。内部刊物及会议资料等请勿引用。
4 作者和通信作者:
①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
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
③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
④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作者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书面证明。
5 来稿请自留底稿,勿一稿多投,推荐网上投稿(E-mail:zgmryx@163.com)。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请务必尽早告知本刊。
6 致谢为对完成稿件有实质性贡献者,必须征得被致谢者的书面签名,其内容排在正文末,参考文献之前。
7 投稿时,务必在稿件上方标注作者姓名,单位,邮箱及电话,以便沟通。有录用或需要修改时,我刊会及时联系并发送邮箱通知。投稿时请寄稿件审理费100元并在稿件后附第一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联系地址和电话)。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8 如涉及开票事宜(编审费等),烦请汇款后一周内提供准确的开票信息,以便我刊尽快帮您开具发票,发票一经开出不予更换及重开。
9 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请注明项目名称及其编号,我刊可安排优先刊登。凡在我刊发表后获各类科研成果奖的、被数据库或国内外文摘收录的、被正式发表刊物参考引用5次以上的文章,请将获奖证书、被收录或引用资料等复印件寄至我刊编辑部,本刊将酌情予以奖励。
10 本刊邮发代号:52-27。定价30元,月刊,全年360元(含邮资),每年春秋两季(5月、10月)可在当地邮局预定。为方便读者,错过征订季节者,可与编辑部联系订阅事宜,编辑部地址: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邮编:710043,电话:029-83659967。
11 来稿经刊载后,酌致稿酬,作者著作权的使用费将在本刊稿酬中一次给付并赠当期杂志两本。寄送杂志均以邮政平邮寄送,如需快递(本刊默认顺丰到付),请直接电话联系(029-83659967)或邮箱(zgmryx@163.com)并发送具体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姓名,文稿编号,收件人,收件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牙隐裂伴牙髓急性病变9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牙隐裂伴牙髓急性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观察修复后1年疗效.方法:对98例隐裂牙伴牙髓急性病变患牙在有效防裂措施下,随机分为2组,A组一次法根管治疗患牙46例,观察1周后冠修复.B组常规法根管治疗52例,观察1周后冠修复.对根管治疗后1周进行疼痛评价,修复1年后进行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A组、B组隐裂牙根管治疗术后疼痛患者分别为9例(19.6%)、6例(11.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修复后......
作者:邓蔚;吕海燕;章福保 刊期: 2013- 20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运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获取对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深度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分为A组(BIS监测组)和B组(常规组),每组均为40例,A组根据50≤BIS值≤60,调节丙泊酚用量;B组则根据临床体征调节.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BIS指导麻醉,可以减少全麻药的用量,减少麻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樊宁忠;李富荣 刊期: 2012- z2
-
中药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慢性病毒性疾病,临床上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副作用大,特别是激光、冷冻、高频电刀治疗后容易产生瘢痕或色素沉着.因此,为了探索有效而创伤小的治疗方案,2006年2月~2009年1月,我们应用中药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扁平疣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9- 08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肢体活动,及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150例患者均得到良好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采取了相应措施.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郭雪峰;王年青;刘江男;李丹;于莹 刊期: 2012- 18
-
舒适护理在PICC乳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PICC乳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60例手术前行PICC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将2012年1月~2012年8月30例术前PICC化疗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2月~2012年1月30例术前PICC化疗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后PICC......
作者:张素萍;张雅娟 刊期: 2012- 18
-
负压吸脂术护理体会
负压吸脂术作为一种减少局部脂肪堆积,改善体形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满足了广大求美者的爱美心愿.我科自2001年以来,在实施负压吸脂术时,采取了一些新的设计、操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魏华;陈发国;兰华 刊期: 2003- 04
-
经外眦部手术行睑裂开大术
目的:探讨睑裂短小经外眦部手术行睑裂开大术的方法.方法:经外眦隐裂横行切开皮肤长约5mm达外眦角,但不切开结膜囊,然后将切口延长到上下睑颞侧1/4处的上下睑缘的前后唇之间的灰线上,切开上下睑,使眼睑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是皮肤和眼轮匝肌,后部是睑板和结膜,切口各长约5mm,完成了横向的“Y”形切口.电刀切断外眦隐裂皮肤切口下面的眼轮匝肌,使外眦处结膜囊游离.将外眦处游离的结膜囊缝合固定于外侧眶缘的骨......
作者:高俊明;邓文慧;席承进;施存跳 刊期: 2013- 24
-
离心对脂肪颗粒活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明确离心对脂肪颗粒活性的影响,为脂肪移植术中纯化脂肪颗粒时是否采用离心以及选择佳离心速率提供参考.方法:将脂肪颗粒经不同高速率(1000、2000、3000、4000rpm)及不同低速率(600、800、1000rpm)离心后,即刻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即将每组脂肪颗粒样本分为12个标本,每个标本5ml,置入10ml含糖DMEM中孵育,1h后检测其葡萄糖转移量,此值代表各标本的活性,方差分析......
作者:雷华;李青峰 刊期: 2005- 01
-
“等腰三角形去皮法”在经皮睑袋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等腰三角形去皮法”睑袋切除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36例(72眼)下睑皮肤松弛、睑袋明显的患者进行“等腰三角形去皮法”睑袋切除术,术后1周拆除切口缝线。结果:36例患者术后下睑皮肤松弛、睑袋形成均得到满意的修复,术后随访1~24个月,未出现术后血肿或眼睑外翻,下睑皮肤平展、切口愈合好,切口上下皮肤无皱褶、猫耳朵、瘢痕隐蔽,并且不同程度合并有面中部提升的效果,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作者:薛紫涵;曾玮;陶然;李桂珍;韩岩 刊期: 2015- 06
-
体外膜肺氧和术(ECMO)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又称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是把病人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过气体交换(氧合)后,再送回病人的动脉或静脉.ECMO治疗期间,心脏和肺得到充分的休息,全身氧供和血流动力学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1].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对5例肺移植患者术前行ECMO支持,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杭洁;刘筱凌 刊期: 2011- z3
动态资讯More >
- 1 粘固式下颌联冠斜面导板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 2 医疗美容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适用——王某与北京某医疗美容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评析
- 3 隆乳术中大出血1例报道
- 4 小儿急性腹泻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 5 皮肤扩张器用于修复儿童颈部瘢痕的围手术期护理
- 6 膨体聚四氟乙烯隆鼻美容四例护理体会
- 7 MRI诊断卵巢巨大浆液性囊腺瘤1例
- 8 鼻假体的选择与雕刻
- 9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 10 口腔科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 11 射频技术在美容领域的运用
- 12 不同纤维桩表面固位结构对粘结剂层的影响
- 13 负压封闭引流加逆行腓肠神经皮瓣在下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 14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其处理
- 15 微创整形技术在面部碾挫伤中的应用
- 16 渗透性树脂在正畸脱矿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分析
- 18 乳腺外Paget's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 19 小剂量紫外线诱导人体皮肤色素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20 去除折断种植体部件时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热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