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5 10:28:06
1.期刊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是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2.主要栏目:
论著、综述、新技术与新方法等。主要刊登人工器官、生物材料、生物力学、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测量、心脏起博与电生理、医学超声工程、血液净化、人工智能、医学图像与成像、核医学装备、介入医疗工程技术、康复工程、组织工程、生物芯片及传感器、医学物理、生物效应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
3.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3.1 来稿请用word文档。投稿后请等待编辑部对稿件进行初审并 发送收稿回执。通过初审的稿件必须提交第一署名作者单位盖章的投稿介绍信。
3.2 稿件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引用文献请写明出处,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 综述一般不超过6000字文献总数不低于35条,近3年发表者不低于 80%,须指定一位作者为审校人。论著每篇不超过5000字,文献总数不低于 25条。
3.3 综述、论著均请附300字以内的摘要,5~8个关键词,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应要一致。摘要应简明扼要,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稿全文应包括:
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及所在地、邮政编码→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题名→作者汉语拼音名→单位英文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必须是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最近5年论文。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正文中加方框用上标引出。其书写格式为:如:傅承义,陈云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47.
[期刊]作者(三位作者应一并列出,中间加逗号,三位以上只写前三位,后加等)。
作者姓名. 文题. 刊名(外文期刊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年份,卷(期):起止页.
如: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J].自然杂志,1984,7(7):527-529.
[书籍]主要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如:傅承义,陈云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47.
3.5 图简洁、清晰、层次分明;表格一律采取三线表格式,图、表标题均需中、英文对照,图表内文以中文书写。
3.6 文稿中的计量单位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数字书写要符合国家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3.7专业术语和符号应规范,明确正斜体、上下标、大小写、英文与希腊文、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等标示符号。变量用斜体,常量和固定函数用正体,矩阵和向量符号用黑斜体;带下角标的符号,下角标也按上述规则区分正斜体。英文缩写首次出现时,请在中文全称后附上英文全称及缩写。名词、术语请用统一的正规学术语言,如系新术语译名,应附外文原名全称于其后。
3.9 来稿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从事专业、职称、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3.10 对拟刊用的稿件,将按本刊规定的标准收取版面费。
3.11 请勿一稿多投,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投寄稿件收到收稿通知后2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修改稿请于1个月内修回,如无特别说明,逾期将视为自动撤稿。
3.12 论文刊出后,希望作者将论文得奖、引用情况和论文成果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及时反馈,本刊将定期公布作者的论文结果,并给予适当奖励。
3.13 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期刊(2014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 版)、中国期刊网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收录期刊。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收录,请在投稿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