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9 16:36:01

1.jpg

《肠外与肠内营养》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部批准创办的专业期刊,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营养支持学组专业杂志,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为双月刊,设有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实验研究)、综述、短篇论著、病例报告、营养支持技术、营养支持护理等栏目。 

    为了以规范的网络期刊出版方式更快更好地确立作者的科研成果首发权,全面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本刊现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简称电子杂志社)签署《CAJ-N网络首发学术期刊合作出版协议》,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正式出版我刊网络版。从2017年12月10日起,凡经本刊审定录用的稿件(录用定稿)均将首先在本刊网络版上首发,并与印刷版具有同等作用。


一、投稿要求
  1 文稿要求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文稿需简明扼要,论点明确,文字通顺、精炼。全文包括图表在内,论著不超过4000字,综述不超过6000字,论著摘要、经验荟萃、护理不超过2000字。
  2 题名应力求简明、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最好不用标点符号。一般不设副题名,确有必要时,用冒号将副题名与主题名分开。
  3 论文作者署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并附全部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及姓名的汉语拼音。如系多单位时,则在作者名的右上角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注明。每篇文章均需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职称、学历、从事专业和E-mail地址。
  4 摘要 论著必须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综述附中英文摘要。摘要中首先出现的缩略词、代号等须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公知公认者除外)。对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术语,可使用原文或在译名后括号中注明原文。
  5 关键词 请附2~5个,中、英文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
  6 名词术语 应规范、前后统一,如原词过长且多次出现,可于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括号内注明简称,以后直接用简称;但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系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公认通用缩略语可直接应用。
  7 计量单位 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
  8 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或其亲属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9 统计学方法 应具备三要素,即数据的表示方式、应用的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排印。应说明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观察性研究(分为前瞻性、回顾性与横断面)、实验设计(应交待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待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等);主要做法应围绕四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统计结果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0.05、P<0.05和P<0.01等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
  10 图表 应少而精,文字能说明的问题不用表和图,避免与正文重复。表格采用三线表,分别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表序和表题,按统计学原则制表,内容简明,数据准确,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表内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插图必须清晰,对比度好。文中表、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表内各项目和图注均采用中文。
  1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与其原文核对无误,所列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排列于文末。文献编号采用顺序编码制,并在正文中有相应的标注序号。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照GB/T7714-2005,著录请按本刊格式。
例:[1] Kyle UG,Pirlich M,Lochs H,et al. Increase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underweight and overweight patients at hospital admission:a controlled population study. Clin Nutr,2005,24(1):133-142.
      [2] 黎介寿.营养支持治疗与加速康复外科.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3(2):65-67.
二、 其他事项
  1 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应注明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和编号,并附项目证书复印件,优先刊用。
  2 来稿须经作者所在单位推荐,并寄盖有行政部门公章的介绍信。切勿一稿多投。
  3 文稿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责自负。来稿一经接受刊登,请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归期刊编辑部所有。期刊编辑部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已刊登的论文,未经期刊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4 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可做适当的文字修改和删节。退修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