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胃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泛亚洲人群适用|新版ESMO指南发布
时间:2024-03-07 10:52:16
导读
2023年8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临床实践指南更新,旨在为亚洲不同地区胃癌患者的管理提供指导建议,主要内容涉及胃癌的临床诊断、分期、处理、治疗及随访。
1. 流行病学
1a. 如果怀疑患有家族性癌症综合征,推荐转诊至遗传学家进行评估[V,A]。
1b. 仅在胃癌高发地区推荐对无症状个体进行基于人群的内镜筛查[V,B]。
2. 诊断、病理和分子生物学
2a. 应通过多次(5-8次)内镜活检进行诊断,以保证肿瘤的充分表征[IV,B]。
2b. 应根据WHO标准报告组织学诊断[V,B]。
2c. HER2(通过IHC和/或原位杂交扩增检测[I,A;ESCAT评分:I-A])、PD-L1(通过IHC检测的CPS评分[I,A])、MSI-H/dMMR[II,A;ESCAT评分:I-B] 是经过验证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在可行的情况下,还可通过IHC[I,A;ESCAT评分:I-A]检测Claudin 18.2。
3. 分期
3a. 初步分期和风险评估应包括体格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细胞计数、肝
3b. FDG-PET-CT不推荐常规使用[III,C]。
3c.
3c-i. 前期手术:对于选定的可切除胃癌患者,应考虑进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和腹腔灌洗细胞学检查[III,B]。
3c-ii. 围手术期化疗:对于适合围手术期化疗的可切除胃癌患者,推荐进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和腹腔灌洗细胞学检查[III,B]。
3d. TNM分期应按照第8版AJCC/UICC分期标准记录[IV,A]。
4. 局部胃癌
4a. 在做出任何治疗决定之前,必须制定多学科诊疗计划[IV,B]。
4b. 仅内镜或手术切除适用于特定的极早期肿瘤(IA期)[III,B]。
4c. 患者应在大容量手术中心进行D2切除[II,B]。
5. 围手术期化疗
5a. 选定的>IB期可切除胃癌患者应考虑围手术期(术前和术后)化疗[I,A]。
5b. 推荐使用双联/三联化疗方案[II,A]。
5c. 对于适合三联化疗方案的患者,推荐使用FLOT[ESMO-MCBS v1.1评分:A]或DOS[ESMO-MCBS v1.1评分:A] [II,A]。
5d. 对于适合双联围手术期化疗的患者,推荐
6. 辅助治疗
6a. 对于分期≥II,未给予术前化疗的胃癌患者,推荐给予辅助化疗[I,A]。
6b. 对于接受R0切除的患者,术后放疗无额外获益,无需给予[I,D]。
6c. 对于接受围手术期或术后化疗的患者,术后放疗无额外获益,无需给予[I,E]。
6d. 对于术前未接受化疗且未接受合适的D2清扫的患者,可考虑辅助同步放化疗[I,C]。
6e. 对于接受R1切除的患者,辅助RT或CRT可被视为个体推荐,但非标准[IV,C]。
6f. 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的MSI-H胃癌患者,应慎重考虑辅助化疗[IV,C]。
7. 一线治疗
7a. 推荐使用含铂和氟尿嘧啶类的一线化疗。首选奥沙利铂,尤其是老年患者[I,A]。S-1通常用于亚洲患者[I,A]。
7b. 由于与推荐的双联方案相比毒性更高,生存率不确定,一线紫杉烷三联化疗方案不推荐作为标准方法[I,C]。
7c. 对于不耐受铂类化合物的患者,氟尿嘧啶单药治疗或联合伊立替康/紫杉烷可被视为一种替代选择[II,B]。
7d. 如果可行,对于claudin-18.2阳性、HER2阴性的一线转移性肿瘤患者,也可考虑在化疗方案中添加zolbetuximab。(截至撰写本文时,该条尚未获得监管机构批准)。
8. PD-L1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
8a. 对于PD-L1 CPS≥5的晚期、既往未经治疗的胃癌、食管胃结合部癌和食管癌患者,推荐使用纳武利尤单抗-化疗[I,A;ESMO-MCBS v1.1评分:4]。
8b. 如果可行,对于一线转移性肿瘤中HER2阴性的食管胃结合部癌和胃癌患者,尤其是肿瘤PD-L1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也可考虑在化疗方案中添加帕博利珠单抗。
9. HER2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
9a. 推荐HER2阳性肿瘤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化疗[I,A;ESMO-MCBS v1.1评分:3;ESCAT评分:I-A]。
10. 转移性胃癌的手术治疗
10a. 转移性胃癌不推荐行胃切除术,除非需要缓解症状[I,D]。
10b. 一般不推荐切除转移灶,但对于精心挑选的低转移性且对化疗有应答的患者,可将其视为一种个体方法[V,C]。
11. 二线及后续治疗
11a. 推荐雷莫芦单抗-
11b. 如果雷莫芦单抗不适用,推荐紫杉醇、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单药治疗[I,A]或FOLFIRI治疗[II,B]。
12. MSI-H患者的二线及后续治疗
12a. 推荐帕博利珠单抗作为MSI-H/dMMR胃癌患者的二线治疗[II,A;ESMO-MCBS v1.1评分:3;ESCAT评分:I-B]。
13. HER2阳性患者的二线及后续治疗
13a. 对于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不推荐一线治疗后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I,D]。
13b. 对于既往接受过基于曲妥珠单抗治疗方案的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推荐曲妥珠单抗-Deruxtecan(T-DXd)作为三线或后续治疗[I,A;ESMO-MCBS v1.1评分:4]。如有可能,可考虑在T-DXd治疗前再次进行活检。
14. 三线及后续治疗
14a. 对于既往接受过二线治疗的患者,推荐使用曲
15. 支持性护理及营养
15a. 胃癌患者的护理应包括早期姑息治疗转诊和营养支持[I,A]。
15b. 可以考虑支持治疗,包括低剂量奥氮平和饮食支持,以改善食欲和增加体重[I,B]。
16. 随访、长期影响和生存
16a. 推荐定期随访,以调查和治疗症状,提供心理支持和早期发现复发[III,B]。
16b. 随访应根据患者个体和疾病阶段而定[V,B]。
16c. 推荐饮食支持,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V,B]。
16d. 在疾病晚期,推荐定期随访,以在显著临床恶化之前发现疾病进展的症状[IV,B]。
16e. 对于有可能接受进一步癌症特异性治疗的患者,应每6-12周进行一次放射学检查,特别是胸腹部CT检查[IV,B]。
参考文献
1.K. Shitara, T. Fleitas, H. Kawakami, et al. Pan-Asian adapted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ESMO Open. 2024 Feb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