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眼药水使用五大误区,九成人中招

时间:2025-08-15 14:45:19

在当代社会,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用眼强度的增加,干眼症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常见问题。无论是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的上班族,还是佩戴隐形眼镜的时尚人士,亦或是因年龄增长导致泪液分泌减少的老年人,都可能面临眼睛干涩、疲劳甚至疼痛的困扰。面对这些不适,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拿起眼药水"一滴了之",殊不知,眼药水的使用大有学问,不当操作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可能适得其反。

眼药水不是"万金油":选对类型是关键

眼药水种类繁多,并非所有产品都适合每位使用者。对于干眼症患者而言,人工泪液是最常见的选择,它能够模拟天然泪液的成分,为眼睛提供即时滋润。但需注意的是,人工泪液也分为含防腐剂和不含防腐剂两种类型。含防腐剂的产品适合偶尔使用,若每天需滴用超过4次,建议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单支装,以避免防腐剂累积对眼表造成刺激。对于炎症反应明显的干眼症,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炎类眼药水,这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增加频次,以免掩盖病情或引发其他问题。

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更需谨慎选择眼药水。普通眼药水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镜片材质发生反应,导致镜片变形或沉淀物堆积。专门为隐形眼镜设计的润眼液通常不含或少含防腐剂,使用前需确认产品标注的"隐形眼镜适用"字样。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专用润眼液,也不建议直接滴在已佩戴的镜片上,最佳做法是在戴镜前5-10分钟滴入,让药液充分吸收。

细节决定成败:正确滴眼五步法

使用眼药水看似简单,实则每个步骤都关乎效果与安全。第一步是彻底清洁双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搓洗至少20秒,这比简单的清水冲洗更能去除病原微生物。第二步是检查药液,观察是否有沉淀、变色或异味,同时核对有效期——开封后的眼药水如同切开的水果,即使未到标注保质期,也可能因污染而提前变质,通常建议开封后一个月内使用完毕。

第三步是掌握正确滴眼姿势:头部后仰,用非惯用手食指轻拉下眼睑形成"小口袋",眼睛向上看,将药液滴入这个囊袋中。切忌直接滴在角膜(黑眼球)上,这就像往伤口上撒盐,会引发剧烈刺痛和眨眼反射,导致药液流失。每次1滴足够,多滴的药液会像溢出杯子的水一样白白浪费。第四步是滴药后轻闭眼睛,用食指按压内眼角(泪小点)约2分钟,这个动作如同关闭水龙头,既能减少药液经鼻泪管流失,又能降低全身吸收带来的副作用风险。

最后一步是妥善保存:立即拧紧瓶盖,避免瓶口接触任何表面。眼药水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温度最好保持在15-25℃之间。夏季高温时,可将其放入专门的小药盒置于冰箱冷藏室门格,但需注意某些特殊配方可能要求常温保存,务必阅读说明书确认。

频率与禁忌:科学用药的黄金法则

眼药水的使用频率应根据类型和个体情况调整。人工泪液相对安全,每天3-4次的使用频率对大多数干眼症患者是适宜的。但若症状持续不缓解,不应自行增加次数,而应就医评估,因为过度使用可能破坏泪膜的自然平衡,就像过度浇水反而会淹死植物一样。抗炎类眼药水通常需严格控制使用周期,长期应用可能增加眼压或诱发白内障等并发症,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某些特殊情况需格外警惕。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散瞳类眼药水可能诱发急性发作,出现眼胀头痛需立即就医。过敏体质者首次使用新眼药水时,建议先在手腕内侧测试,观察24小时无红肿再用于眼部。若滴药后出现持续15分钟以上的刺痛、视物模糊或眼睑肿胀,应立即停用并用大量清水冲洗,及时就医。

隐形眼镜族的双重防护:兼顾清晰与舒适

对于隐形眼镜佩戴者,眼药水的使用需建立在对镜片的科学护理基础上。每日摘戴前的手部清洁不容忽视,最好使用无香料、无油脂的抗菌洗手液,并用不掉屑的纸巾擦干。镜片护理液必须专用,不可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替代,这就像用河水清洗隐形眼镜,可能带入棘阿米巴等致病微生物。

当眼睛出现干涩时,应先摘除镜片再滴眼药水,给眼睛"放假"休息。若必须戴着镜片使用润眼液,需选择明确标注"可戴着隐形眼镜使用"的产品,并在滴药后眨眼数次帮助分布。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眼药水需与镜片佩戴间隔至少30分钟,如含氯霉素的抗菌眼药水可能与镜片材料发生吸附作用,影响效果。

长期管理:超越眼药水的整体方案

眼药水虽是缓解干眼症状的重要工具,但绝非唯一解决方案。环境调节同样关键: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为宜,冬季供暖或夏季空调环境下可使用加湿器,如同为眼睛创造"微型绿洲"。用眼习惯也需调整,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约6米)远处20秒,让睫状肌得到放松。

饮食方面,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亚麻籽)可改善睑板腺功能,维生素A(如胡萝卜、菠菜)有助于维持角膜健康。对于顽固性干眼,可考虑热敷配合睑缘按摩,就像给眼睛做"SPA",促进油脂分泌改善泪膜质量。

定期眼科检查不容忽视,医生可通过专业的泪液分泌测试、角膜染色等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记住,眼睛是感知世界的窗户,科学护理才能确保这扇窗户永远清澈明亮。


0.0226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