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小儿厌食症

时间:2024-12-05 11:38:57

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disorders of digestive function)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

厌食是儿科经常遇到的主诉。要弄清是否确系厌食。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小儿进食,有时小儿食量变化较大或偏食,可误认为厌食。要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深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详询小儿家庭和学校环境,有无影响进食习惯的因素。  

检查

1.胃肠道出血时胃管内抽出咖啡样物质及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2.血清电解质、血糖、血气、血浆渗透压反映机体内环境是否平衡;

3.腹胀者肝肾功能、血清心肌酶谱等监测观察全身各脏器功能损伤程度;

4.纤维胃镜检查是早期确诊应激性溃疡的主要方法,选择性血管造影可见造影剂外溢成一团积聚在血管旁而久不消散,X线平片见腹腔内有游离气体时提示溃疡穿孔,超声图像可有胃壁增厚、粘膜皱襞肥大等。  

鉴别诊断

1.厌食:厌食其实是指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或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食量显著减少严重的厌食可影响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以长期不思乳食为主一般情况尚好无腹部胀满呕吐腹泻等症 2.疳病:可由厌食或积滞发展而成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肚腹膨胀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等为特征病程较长影响生长发育且易并发其他疾患

3.畏食:厌食还要与畏食区别开来虽然这两者都是食量减少但畏食者的食欲正常饥肠辘辘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譬如口咽溃疡牙痛吞咽困难或腹痛等原因进食时觉不适畏惧和拒绝进食而致食量减少这些患者在消除了上述病因后食量便可恢复正常  

治疗措施

应正确诊断病因和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应着重恢复小儿的消化功能。主要用中医疗法、针灸疗法、捏脊疗法。在此同时注意改善饮食内容和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并纠正家长对小儿饮食的不正确态度。必要时可给硫酸锌10mg,放糖浆内饲婴,每日~2次。如检查血锌低下,可用硫酸锌2~3mg/kg.d,疗程1~3个月。锌能使味蕾细胞迅速再生,改善味蕾的敏锐度,又能提高消化功能,对缺锌的患儿有效率高达90%以上。

中医疗法 中医称厌食为纳呆,主因脾胃功能失调。由于脾胃素虚,或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临床分为虚、实两证:偏实证者治以消导为主;偏虚证者治以调补为主,并结合临床随症加减。

实证 因停食停乳引起脾胃失调,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手足心热,睡眠不安,腹胀或腹泻。舌苔黄白腻,脉滑数。治以消食化滞化,常用保和丸方加减。

处方举例一:藿香9g,胡连3g,陈皮6g,建曲9g,焦山查9g,茯苓9g,鸡内金9g

处方举例二:山药9g,川明参9g,鸡内金9g,苡仁9g,稻芽9g,麦芽9g。

虚证 体质虚弱或久病元气耗伤,致使脾胃消化无力,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精神倦怠,乏力,或大便溏稀。唇舌较淡,舌无苔或少苔,脉细弱无力。治以健脾益胃法。常用理中汤加减。

处方举例一:党参9g,白术9g;茯苓9g,草蔻3g,干姜3g,生谷,麦芽各9g。

处方举例二:党参9g,茯苓9g,焦术3g,甘草3g,焦查6g,川朴3g,生麦芽9g。

加味法 以上二证均可随证选加下列药物:①潮热加骨皮9g,白薇9g;②腹泻加山药9g,莲肉9g;久泻加赤石脂9g,诃子6g;③消瘦不思食加启脾丸继服;④气逆加砂仁3g,千年健9g;⑤虚甚加黄精9g;⑥腹胀加莱菔子3g;⑦厌食顽固者加丁香1.5g;⑧婴幼儿停食停乳或便秘加一捻金,每次~0.6g,日2~3次。⑨出汗多者加生牡蛎15g,浮小麦9g。

中成药 1。山白消食合剂

成 份:山药,白术,茯苓,大枣,山楂(焦),鸡内金,何首乌,龙眼肉,牡蛎,枳实,当归,槟榔(焦)。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用于小儿厌食症,表现为面色无华,不思饮食,脘腹胀满,食后呕吐,大便不调等。

用法用量:口服,2~3岁,一次~4毫升;3~7岁,一次5毫升;7~15岁,一次10毫升;一日三次。

针灸疗法 可灸足三里、合谷、中脘、梁门穴。

捏脊疗法 对厌食效果好,特别是对虚证。方法参阅医护治疗专节。

补锌疗法

补锌可以使口腔唾液中味觉素含锌量增高,恢复味蕾的敏感度,从而增进食欲。研究表明新稀宝片在改善儿童、青少年厌食、偏食方面疗效显著。  

病因学

①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都是常见的原因。②消化道变态反应及服用易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氨茶碱等也可导致厌食。③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胶原病、贫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④锌缺乏和缺乏某些内分泌时,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等。⑤其他如肝功能不全、高血压、酸中毒、尿毒症、以及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淤血。⑥近年来较多增加的维生素A和/或维生素D中毒等。

除以上疾病外,应注意小儿情绪变化可引起厌食。特别是因家长溺爱对小儿进食采取不适当的态度,反而引起神经性厌食(参阅精神疾病篇)。不良的饮食习惯常是厌食的主要原因,高蛋白、高糖的饮食使食欲下降;两餐之间随意吃糖果、点心、花生、瓜子等零食,以及吃饭不定时、生活不规律都影响食欲;夏季气候过热,湿度过高以及过多的冷饮都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而影响食欲。

长期厌食可致营养不良和体质减弱。  

预防

首先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建立良好的进食习惯。动物食品含锌较多,须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此外可增加锌的摄入量,于100g食盐中掺入1g硫酸锌,使锌的摄入达到标准用量(约每日mg),食欲可以增加。如有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须及早治愈。

对孩子厌食的心理矫治,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给孩子做出好榜样。事实表明,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则孩子多半也是个厌食者。

2.注意引导。当孩子不愿吃某种食物时,大人应当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引导他们品尝这种食物,既不无原则迁就,也不过分勉强。

3.创造好的吃饭气氛。要使孩子在愉快心情下摄食。

4.不要使用补药和补品去弥补孩子营养的不足,而要耐心讲解各种食品的味道及其营养价值。



0.0259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