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医疗乱象整治风暴:卫健委重拳出击,多家医院违规遭严查

时间:2025-05-30 16:07:17

近日,央视一则重磅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大批医院因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被卫健委正式立案查处。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国家对医疗领域乱象的零容忍态度,也再次敲响了医疗行业规范管理的警钟。此次被曝光的医院,涉及违规收费、过度医疗、虚假宣传等多种问题,相关部门依法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责令整改、罚款以及吊销执照等。

一、查处风暴席卷医疗行业

随着央视的曝光,一场针对医疗行业违规行为的查处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多家医院因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被卫健委列入了“黑名单”。这些医院中,不乏一些曾经名声在外的医疗机构,如今却因管理不善、逐利心切而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据调查,这些医院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但主要集中在违规收费、过度医疗、虚假宣传三个方面。违规收费方面,部分医院存在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等行为,严重侵害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过度医疗则体现在一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患者实际病情,盲目开展检查、治疗,甚至存在“小病大治”的现象。而虚假宣传更是屡禁不止,一些医院为了吸引患者,夸大治疗效果,误导消费者,严重破坏了医疗行业的诚信体系。

二、责令整改:给医院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面对医院的违规行为,卫健委并没有一概而论地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而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了部分医院责令整改的机会。责令整改并非一项确定的惩罚措施,而是要求当事方纠正违法行为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正。这一举措体现了监管部门“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旨在通过引导医院自我反省、自我纠正,实现医疗行业的自我净化。

责令整改并不意味着轻松过关。被责令整改的医院必须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并严格执行。整改期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在整改通知书中明确。整改期间,医院需要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整改进展情况,接受监督检查。若未能按期整改到位,将面临更严重的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执照等。

三、罚款与吊销执照:对严重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

对于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违规行为,卫健委坚决采取了罚款、吊销执照等严厉的处罚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是对违规医院的一种惩戒,更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一种警示。

以无锡虹桥医院为例,该院因伪造、篡改、销毁病历资料、骗保等行为被无锡市医疗保障局罚款5895万余元,并被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一处罚决定无疑给所有存在侥幸心理的医院敲响了警钟:一旦触犯法律红线,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同样,山西省五家医院因涉嫌欺诈骗保问题也被国家医保局通报,并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这些案例表明,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只要存在违规行为,都将难逃法律的制裁。

四、深挖根源:医疗乱象背后的多重因素

医疗乱象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层次矛盾。一方面,随着医疗市场化的推进,一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牺牲患者的利益,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医疗费用攀升。另一方面,医疗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医疗乱象的滋生。

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也是导致医疗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医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无视患者权益和职业操守,从事违规收费、过度医疗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医疗行业的形象和公信力。

五、加强监管与自律并行不悖

要彻底根治医疗乱象,既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也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加强自律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医疗领域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医疗监管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纵容。此外,还应建立医疗信用评价体系,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信用状况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应加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医务人员则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以患者为中心,秉持医者仁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六、结语:共筑医疗诚信防线

医疗行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此次卫健委对大批医院的立案查处,不仅是对违规行为的一次严厉打击,更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一次深刻反思和警醒。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医疗行业一定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和挑战,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筑医疗诚信防线,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