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学防暑指南:守护孩子夏日健康

时间:2025-07-04 11:34:25

盛夏时节,小暑已至,炙热的阳光仿佛要将大地烤透。对于家长而言,如何让孩子在享受夏日乐趣的同时避开健康隐患,是一门需要科学方法的学问。以下是结合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的防暑指南,帮助孩子清凉度过炎夏。

误区:冰镇饮料是降温神器?当心肠胃“罢工”

许多家长认为冰镇饮料能快速解暑,实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过冷的液体会刺激儿童娇嫩的肠胃黏膜,导致腹痛、腹泻,甚至可能引发脑血管痉挛。更值得注意的是,冰饮会欺骗身体的温度调节系统——虽然口腔短暂凉爽,但血管遇冷收缩反而会阻碍散热,如同给散热器盖上棉被。建议以常温绿豆汤、淡盐水或柠檬水替代,既能补水又促进排汗散热。

空调房的隐形危机:干燥与“冷暴力”

长时间密闭的空调环境如同抽湿机,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引发干燥瘙痒,严重时可能诱发湿疹。冷空气还会降低呼吸道防御力,使病毒乘虚而入,出现“空调感冒”。科学做法是设定26-28℃的舒适温度,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或在孩子颈部围一条丝巾缓冲冷风。若发现孩子频繁揉眼、打喷嚏,可能是空调滤网藏匿的灰尘在作祟,需及时清洁。

暴晒后冲凉?警惕血管“急刹车”

孩子玩耍后满头大汗时,直接冲冷水澡如同让高速行驶的汽车急停——血压骤升可能引发头晕,冷水刺激还可能加重关节负担。正确做法是用温水擦拭,待体温稍降后再沐浴。对于喜欢玩水的儿童,可在脚盆中加入37℃左右的温水,搭配薄荷精油辅助散热,既安全又能体验清凉感。

科学防暑四重奏

1.水分补给像浇花:少量多次饮水比一次性豪饮更有效,每小时补充100-150毫升,若孩子运动量大,可加入少量蜂蜜补充电解质。观察尿液颜色,若接近柠檬水说明补水充足,若像苹果汁则需警惕脱水。

2.衣物选择有讲究:浅色棉麻材质如同天然“小空调”,吸湿排汗效率是化纤的3倍。推荐宽松的“灯笼裤”设计,既能防晒又保证空气流通。

3.时间管理学问多: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阳光强度堪比烤箱,建议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晚树荫下,同时佩戴UPF50+的防晒帽,其防护效果如同给皮肤撑起遮阳伞。

4.降温设备巧搭配:风扇与空调联动使用能提升制冷效率,比如让风扇将冷空气吹向天花板形成循环,比单独开空调节电20%。睡前用冰丝凉席配合28℃空调,能让孩子整夜安睡不踢被。

小暑时节,防暑不是简单的“少出门、多喝水”,而是需要建立系统的防护体系。就像园丁照料幼苗,既要遮阳防晒,也要保证通风透水。掌握这些科学方法,让孩子在炎夏中既能享受快乐,又能守护健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