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1年第4期文章
  • 可溶性E-选择素分子在猪皮肤撕脱伤血浆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皮肤撕脱伤猪血浆中可溶性E-选择素分子的表达变化,探讨可溶性E-选择素分子与皮瓣坏死的关系.方法:将小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复制成皮肤撕脱伤模型后抽血测定可溶性E-选择素分子的表达.结果:皮肤撕脱伤组小猪血浆中可溶性E-选择素分子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分子可以作为撕脱伤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作者:季红星;郭树忠;鲁开化 刊期: 2001- 04

  • 猪皮肤撕脱伤组织中钙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细胞内钙超负荷在皮肤撕脱伤组织坏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分别测定猪后肢撕脱皮瓣近端和远端皮肤、皮下组织,正常、伤后1、2、4、8、12、24小时的组织内总钙含量.结果:发现伤后撕脱皮瓣近、远端皮肤和皮下组织中钙含量均增加,其中皮瓣近端伤后12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皮瓣远端伤后24小时以后钙含量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撕脱皮瓣组织中有钙超负荷发生,钙超......

    作者:郭树忠;鲁开化;张琳西 刊期: 2001- 04

  • 两种扩张方法对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持续恒压组织扩张术(CPTE)和常规间断组织扩张术(CITE)对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用12只白色小家猪制作CPTE和CITE动物模型,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成纤维细胞前胶原mRNA和前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扩张中成纤维细胞内前胶原mRNA和前胶原蛋白的表达增强,扩张皮瓣移植后进一步增强,皮肤厚度恢复后下降,CPTE组的表达强度高于CITE组.皮瓣形成后C......

    作者:李江;鲁开化;艾玉峰;郭树忠 刊期: 2001- 04

  • bFGF和硫糖铝局部应用促组织扩张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bFGF和硫糖铝在持续恒压扩张术中局部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白色小家猪为实验动物,自身对照,分为3个实验和对照组,扩张同时分别注入bFGF加硫糖铝、bFGF、硫糖铝、生理盐水.扩张结束后第3天分别进行扩张器上总面积、皮肤净增面积、周围组织移行面积和皮肤即时回缩率的测量.结果:实验I组所获得的扩张皮肤面积、皮肤净增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Ⅱ、Ⅲ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bF......

    作者:胡亚兰;郭树忠;鲁开化 刊期: 2001- 04

  • 颊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及其在面颊部整形手术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人颊脂肪垫的实际解剖构成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1个经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部标本,进行逐层解剖,观察颊脂肪垫的包膜结构、固定组织和血管来源及其和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根据包膜、血管来源和固定韧带的分布特点,颊脂肪垫分为前、中、后三叶,后叶向周围间隙发出颊突、翼突、翼腭突和颞突,每叶有独立的包膜,由颊脂肪垫上颌骨韧带、颧骨后韧带、眶下裂内侧缘韧带、眶下裂外侧缘韧带、颞肌腱韧带和颊肌韧带固定在周......

    作者:严义坪;张海明 刊期: 2001- 04

  • 皮片移植术后受区PaO2和PaCO2的动态变化

    目的:了解移植皮片的血运建立过程与成活机理.方法:以家猪为动物实验模型,进行全厚皮片及中厚皮片移植.采用经皮血气分析仪分别于术后0d、1d、3d、5d、7d、d9、及14d检测移植皮片中央PaO2(氧分压)和PaCO2(二氧化碳分压).结果:全厚皮与中厚皮分别在移植术后3d和2dPaO2与正常猪皮肤PaO2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并分别于术后5d和术后3d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

    作者:钟晓玲;刘毅;肖斌;张鲜英;于晟 刊期: 2001- 04

  • 毛囊的体外培养及相关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毛发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组织器官.毛发的生长部位、密度、质地、缺失等都有其重要的生理和美容方面的价值,有些分化的毛发,如眉毛、胡须、睫毛等还具有特殊的功能.......

    作者:屠军波;杨壮群 刊期: 2001- 04

  • 组织工程皮肤研究进展

    皮肤起着保护机体内环境并维持其稳定的作用.大面积烧伤或创伤的患者,常由于缺乏可供移植的自体皮肤创面修复困难,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和形态;甚至导致死亡,而成为医学界的难题.......

    作者:肖斌;刘毅 刊期: 2001- 04

  • 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进展

    烧伤或皮肤组织缺损的创面修复多采用自体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供皮区损伤较重易形成疤痕,影响外观及功能.而早期自体薄厚皮片(autologeusthinsplit-thicknessskin,auto-TTS)或刃厚皮移植,则往往由于皮片薄、缺少有效的真皮成分和引导性组织再生的作用,皮片成活后常形成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和挛缩畸形;在关节等功能部位更易造成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斌;段体武 刊期: 2001- 04

  • 吸脂加皮肤切除的腹壁成形术15例分析

    生育后的妇女下腹部有脂肪堆积,而且相当一部分人有下腹部的手术瘢痕,严重影响其体态及腹壁的美观.我科自1997年以来,对15例病人,采用肿胀吸脂术后将其瘢痕切除塑形或同时切除松弛皮肤的腹壁成形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中;孙玫;张树森;赵伯蝠;李风云 刊期: 200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