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目的: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治疗斑秃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用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治疗100例斑秃患者,并分别选择其中53例和30例作去炎松组和空白组自身对照.结果: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组、去炎松组和空白组治愈率分别为75%、51%、10%,有效率分别为97%、72%、30%,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组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去炎松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斑秃患......
作者:罗洋;郝飞;叶庆佾;钟白玉;宋志强;杨希川 刊期: 2007- 01
-
改良Z形皮瓣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在创面一侧的切线上设计一舌形皮瓣,使其成为一不对称Z形皮瓣,即一个皮瓣呈三角形,另一个皮瓣呈舌形.在深筋膜表面(面部在脂肪浅层)同时掀起三角形及舌形两个皮瓣,仔细止血,后将两皮瓣相互交错,间断缝合固定,进行转移修复创面.结果:105例皮瓣修复病例中,除有3例由于缝合张力稍大三角形皮瓣远端创缘表皮部分坏死外,余102处皮瓣均Ⅰ期愈合,全部病例均按时......
作者:王少华;王燕华;吕建萍;李记森;曹广信;李健 刊期: 2007- 01
-
扩张的超薄皮瓣分区修复颜面部烧伤瘢痕
目的:对于烧伤后大面积面部瘢痕,探讨一种能大限度达到面部特殊功能和形态要求的组织修复方法.方法:根据瘢痕的范围结合美容分区将扩张器置入真皮下血管网下;术后5天开始注水,间隔3~5天,平均约60天完成注水过程;瘢痕切除,扩张皮瓣分叶或不分叶转移修复缺损,必要时辅以扩张后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到2年,38个病例转移后的皮瓣不需要修薄,外观和功能均比较满意.结论:......
作者:张继;王春梅;尹琳;张君毅;马婷婷;范金财 刊期: 2007- 01
-
双环法缩乳技术的改进
目的:寻找一种设计简单、易于掌握且切口瘢痕较隐蔽的巨乳缩小整形手术方法.方法:将传统双环法缩乳术加以技术改进,使内外环的设计定位合理、简单.结果:临床应用此方法为32例63只乳房行巨乳缩小或乳房下垂矫正,仅1例部分切口延期愈合,无乳头乳晕坏死或乳头感觉受损等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改良后的双环法缩乳术具有设计容易、效果理想的特点.......
作者:刘民;陈织;李辉;张海华;王惠玲 刊期: 2007- 01
-
无瘢痕皮肤移植术在手背皮肤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手背皮肤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将手背外伤性创面和手背瘢痕切除后创面的边缘修成斜面形.另用布片制作创面定形模板,并以此在供皮区制作与创面完全相同的定形斜缘皮片.后将皮片移植于受区,术区均匀加压包扎,术后10~12天拆线.随访1年.结果:切取的38个定形次全厚薄边皮片与受皮区完全吻合,32个皮片顺利成活,一年后随访,皮片色泽和质地优良,边缘部无明显瘢痕形成,美学效果优良.6个定形次全厚薄......
作者:李江;陈存富;陈明福;于仁义;王克华 刊期: 2007- 01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临床应用并发症及其处理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软组织注射填充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总结214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临床应用并发症临床资料,对并发症统计、分析,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处理.结果:隆乳并发症194例,其中硬结116例;血肿17例;创伤性无菌性炎症18例;胸大肌炎6例;乳房不对称14例;凝胶移位12例;感染8例;其他3例.面部填充并发症15例,其中隆颞不对称4例,凝胶移位2例;隆颊凝胶移位2例,感染1例,......
作者:刘会省;鲁开化;习静;韦琪 刊期: 2007- 01
-
不同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方法:本组共有13例15处虎口电烧伤,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急诊清创,依据伤口情况,分别采取3种皮瓣修复.①设计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蒂的示指背皮瓣,宽约5cm,远端达近侧指间关节;可携蒂部分中指背皮肤,形成的皮瓣远端为双叶.②骨间背则动脉为蒂的前臂背侧逆行岛状皮瓣,通过腕部皮下隧道转移.③以旋髂浅或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同侧下腹部薄皮瓣带蒂转移,术后2周断蒂.......
作者:朱雄翔;胡大海;董茂龙;韩军涛;姚庆君 刊期: 2007- 01
-
腰腹环状联合吸脂体形雕塑190例临床总结
随着体形雕塑技术的广泛开展,各种相关技术相继发明并完善,为了迎合-次性多部位吸脂求美者的需求,我们受陈育哲等环周一期吸脂塑形术[1]的启发,自2003年4月至2004年10月,采用丙泊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2]联合皮下超量灌注肿胀麻醉[3]为190例单纯性腰腹环状肥胖者进行了一期吸脂体形雕塑术,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说明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少,相对创伤小、恢复快的体形雕塑技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屈平安;周宗贵;卢丽艳;梅喜雪 刊期: 2007- 01
-
抛光对几种复合树脂表面性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在抛光过程中的粗糙度和光泽度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测定7种复合树脂经过400#、600#、800#、1000#、1200#、1500#、2000#、2500#和3000#碳化硅水砂纸抛光后抛光面的粗糙度和光泽度值.结果:随着由粗到细逐级抛光,7种树脂粗糙度值稳步下降.光泽度值在1200#以前变化甚微.但在1500#开始明显上升.结论:复合树脂抛光过程中有相似的......
作者:于凡;陈吉华;李旬科;李曼 刊期: 2007- 01
-
粉体粒度对全瓷材料3Y-TZP力学性能与显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3Y-TZP微米粉体与纳米粉体在烧结后力学性能,微观结构方面的差别,以选择综合性能优越者作为全瓷桥的支架材料.方法:选取粉体粒度分别是微米级和纳米级的两种高纯3Y-TZP材料,采用模压成型,常压烧结的工艺.按烧成温度烧结后检测试件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以纳米粉制备的3Y-TZP陶瓷材料烧成色泽优于微米粉烧结试件;微米粉体烧结材料和纳米粉体烧结材料的维氏硬度分别为(1220......
作者:李国华;陈吉华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会阴部毁损伤的护理
- 2 应用改进的针刀结合自体脂肪注射行面部整形美容
- 3 A型肉毒毒素注射降口角肌产生微笑时口角上扬甜美面容的效果探讨
- 4 下睑眼轮匝肌悬吊的中面部除皱术
- 5 脑外科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 6 改良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定位
- 7 表皮缝合技术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 8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及外科治疗策略
- 9 异维A酸胶丸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 10 扩张包膜的研究现状
- 11 整形外科原则在外科急诊处置中的应用
- 12 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性骨髓瘤三例
- 13 两种树脂填充方法对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
- 14 痤疮的光学治疗
- 15 前牙美学区种植暂时修复体诱导塑形修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 16 眉下缘切口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临床应用探讨
- 17 2010年广州进出口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
- 18 基层医院儿科门诊应对手足口病疫情的护理管理
- 19 铒激光点阵模式与微剥脱模式联合治疗瘢痕疗效评价
- 20 农药阿维菌素中毒病人肝功能损害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