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1年第6期文章
  • 综合治疗躯干部瘢痕疙瘩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方法治疗躯干部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位于躯干部的瘢痕疙瘩共60处,手术直接切除或埋置扩张器Ⅱ期切除后采用皮下改良减张缝合,术后24h内即开始接受电子线照射治疗,总量15~20Gy,拆线后局部使用硅凝胶6个月.结果:59处切口Ⅰ期愈合(98.3%).切口隆起处在术后2~3个月左右开始变平,12个月左右基本平复.经1年定期随访观察,仅1处复发(1.7%),治愈率达98.3%.......

    作者:王连召;王化冰;李斌斌;王欢 刊期: 2011- 06

  • 皮肤软组织损伤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外伤的治疗存在多方面的要求,治疗的目的是大限度地减少瘢痕遗留和恢复容貌及功能,以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我科于2008~2010年对164例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外伤患者采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清创缝合,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建军;卢家灵;谭勇明;李文恒;宁海甄 刊期: 2011- 06

  • 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面部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面部皮肤缺损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Ⅰ期手术根据32例面部组织病损修复需要的不同特点设计并制作扩张皮瓣,Ⅱ期手术切除皮损区域并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结果:32例中,30例面部病损切除后利用扩张皮肤形成局部皮瓣一次完成修复,修复后的皮肤质地和色泽与受区接近,外形满意.一次修复缺损创面大者约7cm×10cm.患者修复后皮损区愈合良好,瘢痕较小,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

    作者:赵志力;谷廷敏;隋志甫;李蠡;石成方;常冬青;杨蓉娅 刊期: 2011- 06

  • 应用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拇指在抓、捏、握、持等手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拇指末节尤其是指腹区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不仅需要充足的组织量覆盖创面以恢复其饱满的外形,更重要的是能够恢复感觉,其修复一直是整形外科手术治疗的难题.自2005年7月~2008年7月,笔者采用保留桡神经第2掌骨分支的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区缺损10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利民;郑亚光;王丽群;孔斌 刊期: 2011- 06

  • 扩张器在治疗四肢关节部位瘢痕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四肢关节部位瘢痕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四肢关节部位瘢痕的挛缩情况、位置、及面积大小,Ⅰ期选用挛缩瘢痕松解改形、长方形或肾形扩张器纵向交错置入、40℃热盐水注射扩张与功能锻炼交替进行的方法提高正常皮肤的有效扩张.扩张达标后扩张皮瓣Ⅱ期采用松解纤维囊、推进滑行、易位成形或菱形瓣转移的方法促进扩张皮瓣的合理利用.矫正畸形后根据扩张皮瓣大小适度切除瘢痕,扩张皮瓣修复......

    作者:汪洪源;王明刚;赵李平;水庆付;汪凯;高新宇 刊期: 2011- 06

  • 整形外科技术在糖尿病足截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截肢术的优越性.方法:改进传统截肢术,在合理确定截肢平面的前提下,应用整形外科基本原则实施截肢术:①严格无菌操作,无创面遗留,适度张力缝合,合理设计皮瓣;②减少组织损伤:不使用止血带,少缝扎肌肉断端;③于残端创腔留置负压引流管以消灭死腔,防止血肿.结果:6例常规截肢组1例发生皮瓣下血肿,2例发生局部感染,经局部换药引流后愈合;1......

    作者:伍锦华;韩悦;茹战锋 刊期: 2011- 06

  •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两种术式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随机对包皮过长、包茎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法(吻合器组235例,传统手术组120例)在其安全性、术式优越性及疗效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包皮环吻合器切除组明显优于传统包皮环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林考兴;王鑫洪;毛瑞利;陈超 刊期: 2011- 06

  • 颞筋膜瓣加植皮修复头部电烧伤颅骨外露创面临床体会

    高压电烧伤所致头部电烧伤,不仅易造成头皮全层烧毁,也损伤颅骨并致其坏死或缺损.2001~2010年,我科共收治头部电烧伤致颅骨外露患者8例,根据不同的病例、伤情及局部情况,分别采用颞筋膜瓣加全厚皮或中厚皮植皮修复,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作者:周宁 刊期: 2011- 06

  • 吸脂术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治

    目的:总结吸脂术后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时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统计分析吸脂术后出现脂肪栓塞症状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程序,对其过程特点加以总结.结果:确诊的6例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远期无后遗症出现.结论:吸脂患者术后应在48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异常情况者及时检查和治疗.......

    作者:常冬青;李蠡;张艳华;杨蓉娅;谷廷敏 刊期: 2011- 06

  • 后牙烤瓷修复冠、桥疲劳寿命的测定

    目的:测定后牙烤瓷修复冠、桥的疲劳寿命.方法:制作后牙烤瓷冠、桥试件各3个,进行疲劳寿命测定,分别在实验进行0、16、48、80、160h时,用体视显微镜下咬合部位瓷层表面状态,至320h后实验结束,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各组烤瓷冠桥体均未出现明显的瓷崩裂现象,但在咬合部位及其附近均出现的微裂隙长达30~50μm.结论:烤瓷修复体具有相当优良的机械力学性能,可以作为后牙的永久性修复体.......

    作者:李明勇;马轩祥;李玉龙;李谆;艾林;周章华;张海霞 刊期: 201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