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皮肤撕脱伤后丙二醛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氧自由基在皮肤撕脱伤组织继发坏死中的作用.方法:用自行研制的皮肤撕脱伤模型机复制猪后肢皮肤撕脱伤模型,分别测定了正常、伤后1、2、4、8、12、24小时血清、撕脱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绘制了其时间变化曲线.结果:皮肤撕脱伤后24小时内组织和血清中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升高,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结论:皮肤撕脱伤后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推测自由基在撕脱皮瓣继发坏死中可能发挥重......
作者:郭树忠;鲁开化;张琳西 刊期: 2001- 06
-
17-β雌二醇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进行体外培养,通过3H-脯氨酸掺入法及人PCIII(hPCIII)放免试剂盒测定HSFB胶原合成含量.结果:17-β雌二醇(17-βE2)对HSFB胶原合成呈明显剂量依赖性促进(P<0.01);17-βE2对HSFB胶原合成的影响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结论:雌激素可以促进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而且无性......
作者:吴玉家;鲁开化;张琳西 刊期: 2001- 06
-
游离皮瓣缺血耐受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游离皮瓣的缺血耐受极限,为减少皮瓣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家猪10只,制作颞部、肩胛、胸三角及下腹部血管蒂皮瓣,阻断血管蒂,观察不同缺血时间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实验组均出现部分或全部坏死,对照组均成活良好.结论:游离皮瓣有一相应缺血耐受极限,如超出此时间,必将出现皮瓣不可逆转并发症甚至坏死.......
作者:邝勇;王标;李江 刊期: 2001- 06
-
额颞皮瓣内动脉吻合情况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明确额颞皮瓣供养血管--颞浅动脉额支与眶上动脉的吻合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方法:用红色乳胶灌注17具成人尸头,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及眶上动脉的分支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颞浅动脉额支的终末支平均为3.4支;其中,22/34侧的颞浅动脉额支以一终末支与眶上动脉分支直接吻合,8/34侧以一交通支与眶上动脉分支相连,4/34侧两者之间则无明显的吻合或交通.结论:颞浅动脉与眶上动脉之......
作者:刘贻运;罗少军;汤少明;廖进明;水庆付 刊期: 2001- 06
-
组织工程血管种子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血管组织工程的实验研究提供细胞来源.方法: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进行两种细胞的传代、纯化、鉴定以及形态学观察.结果:培养的两种细胞均符合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所培养的细胞可提供作进一步深入的血管组织工程的研究.......
作者:潘勇;艾玉峰;黄蔚;赵玉峰;张琳西;熊猛 刊期: 2001- 06
-
Fas mRNA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FasmRNA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42例增生性瘢痕和42例正常皮肤组织中FasmRNA的表达;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42例增生性瘢痕中FasmRNA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法检出42例增生性瘢痕和42例正常皮肤组织中FasmRNA表达率分别为23%和64%,差异有显著性(P<0.01);RT-PCR法检出42例增生性瘢痕中FasmRNA阳性表达25例,阳性率为59......
作者:可国安;肖贵喜;龙道畴 刊期: 2001- 06
-
美容药物研究的若干进展
当今的社会,人的平均寿命在延长.由于皮肤能代表器官老化的程度,故人们非常关注皮肤皱纹、弹力纤维变性和老年性皮肤干燥等皮肤老化的表现.......
作者:杨彤 刊期: 2001- 06
-
Smad蛋白家族与TGF-β信号转导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是一个对多种细胞具有刺激或抑制作用的多功能分子.活性TGF-β是调节细胞分化的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粘附,细胞外基质形成,胚胎发育,创伤修复、骨的重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TGF-β及其主要受体的结构、功能目前已基本阐明.近几年来,TGF-β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由于Smad蛋白家族的发现而......
作者:杨力;李荟元 刊期: 2001- 06
-
颌面部骨折治疗的新观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颌面部创伤发病率逐年上升,骨折已成为口腔颌面外科的主要病种之一,其治疗的理论与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很快,产生了一些新的观念.......
作者:段劲;陈伟;杨壮群 刊期: 2001- 06
-
整形美容手术后腹部供皮区护理
腹部因可供皮面积大,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常做为供皮区[1].以往认为其部位隐蔽而未重视其审美问题,但随着人们对腹部供皮区愈合形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效果和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后腹部供皮区愈合质量的高低不但与术中伤口的处理有关,而且与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对149例腹部供皮区的观察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娟;张维利;刘晓梅;王询莉;黄亚川 刊期: 2001- 06
动态资讯
- 1 心态异常对人的容姿美的影响
- 2 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TIMP-1在非黑色素性皮肤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3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的护理体会
- 4 米索前列醇结合健康需求指导在高危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 5 血清VEGF监测术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意义
- 6 三种方法冻存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的比较
- 7 Q开关Nd:YAG美肤激光治疗太田痣317例
- 8 浅谈合理开展产后康复的必要性
- 9 上臂内侧远位蒂扩张皮瓣治疗头面部瘢痕
- 10 肿胀技术在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 11 《本草纲目》美容药物探析
- 12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与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 13 美容外科医患关系模式探讨
- 14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自体肋软骨修复术临床体会
- 15 早期处理致痫高危因素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 16 乙状结肠和口腔黏膜在MRKH患者阴道再造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17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研究
- 18 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及其在心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9 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 20 根据解剖分区及其亚分区行眼周年轻化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