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6年第6期文章
  • 改良胸肌下隆乳术治疗胸部软组织薄弱型小乳症

    目的:探讨改良后胸肌下隆乳术治疗胸部软组织薄弱型小乳症。方法:对于57例美容就医者行胸大肌下隆乳术时,除进行胸大肌剥离外,借助内窥镜向下将两侧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及前锯肌筋膜做部分剥离,成形假体受床后置入乳房假体。结果:本组术后未出现血肿,感染、假体移位变形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乳房外观美感好,美容就医者满意度高。结论:改良胸肌下隆乳术比较适用于胸部软组织薄弱性小乳症,术后并发症少,可以......

    作者:陈广 刊期: 2016- 06

  • 皮瓣修复截瘫褥疮创面术后配合针刺治疗对其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截瘫患者褥疮皮瓣修复术后肺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选自2013年04月至2015年0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住院的截瘫褥疮患者125例,均行褥疮皮瓣修复,随机分成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进行戒烟,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呼吸操训练加上肺俞、肾俞、气海、关元、膻中、足三里针刺治疗,每天2次,连续治疗2个星期,对照组仅予戒烟加呼吸操训练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于术前1d和......

    作者:雷华娟;周忠志 刊期: 2016- 06

  • 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颧牙槽嵴区骨质厚度的CBCT研究

    目的:研究骨性Ⅱ类错牙合成年患者颧牙槽嵴区不同植入角度下的骨质厚度与植入高度,并与个别正常牙合者进行比较,探讨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颧牙槽嵴区适宜的植入位置,为临床上微种植钉在颧牙槽嵴区的安全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骨性Ⅱ类错牙合和个别正常牙合者各20例,收集实验对象的CBCT图像,测量两组对象当植入角度为45°、50°、55°、60°、65°、70°时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

    作者:周婷婷;雷勇华;谢尔婷;李惠怡 刊期: 2016- 06

  • 两种全瓷单冠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口腔修复材料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前牙美学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笔者科室进行前牙修复就诊的83例(266颗牙)自愿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修复方式并分组:IPSE.max铸瓷修复者36例(112颗),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者47例(154颗)。于修复后的1周,1、3、12、24个月复诊,对牙龈健康状况,全瓷冠的颜色......

    作者:吴堪葵 刊期: 2016- 06

  • 市售牙膏组成成分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市售牙膏组成成分中的基本成分及功效成分。方法:通过对市场上销售的19个品牌34种牙膏进行成分分类统计,分析基本成分和功效成分的种类、名称及主要作用。结果:34种牙膏所含成分共计513种,平均每种牙膏含15.1种成分,牙膏的基本成分为摩擦剂、洁净剂、润湿剂、胶粘剂、防腐剂、甜味剂、芳香剂、色素和水。34种牙膏中33种含有功效成分,占97.1%,功效成分主要为了防龋、抗牙本质过敏、抑制牙......

    作者:徐晓明;田应菊 刊期: 2016- 06

  • 微螺钉种植体和口外弓增强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应用微螺钉种植体和口外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和口外弓支抗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治,分析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和正畸疗程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OJ、U1-SN、U1-NA和U6-Ptm治疗前后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正......

    作者:张靖;陈保成 刊期: 2016- 06

  •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及外科治疗策略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utaneousMalignantMelanoma,CMM)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5%,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占皮肤癌相关致死病因的90%以上。目前皮肤恶性黑色素瘤领域中应用皮肤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等新兴的诊断技术。同时扩大切除、淋巴结清扫等外科技术进一步规范。为总结和分析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的进展情况,本文对各种诊断、手术方法和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作者:董小龙(综述);马勇光;杨欣(审校) 刊期: 2016- 06

  • 国外美容医学新研究与进展(六)--瘢痕的防治与研究

    瘢痕的防治与研究:①532nm钾钛磷酸盐激光与595nm脉冲染料激光在治疗术后红斑性瘢痕的效果对比;②在兔耳瘢痕模型上局部应用含有异搏定微粒的硅凝胶膜抑制瘢痕的效果;③S100A8和S100A9通过在表皮减少水合作用而被诱导,并在真皮促进成纤维细胞的活性而促进纤维化过程;④瘢痕疙瘩的化学疗法;⑤脂肪移植及脂肪再生细胞对烧伤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⑥骨桥素在马的伤口愈合过程中及人的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作者:李荟元(译) 刊期: 2016- 06

  • 玫瑰痤疮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新进展

    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异常以及皮肤天然免疫防御功能与屏障功能损害等相关。目前治疗上主要针对其炎症性病理生理过程以及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甲硝唑、壬二酸、伊维菌素、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口服四环素、维甲酸、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以及联合激光、手术等。本文将综述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为玫瑰痤疮的诊治提供一定参......

    作者:杜丹;杨笛;郝丹(综述);蒋献(审校) 刊期: 2016- 06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在萎缩性瘢痕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萎缩性瘢痕的临床应用,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对不同成因的萎缩性瘢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满意度、医生疗效评价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37例患者,治疗1次、2次、3次的显效率分别为55.6%、76.5%和81.8%。治疗效果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即次数越多,疗效越好,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7例患者无1例出现感染、炎症后色素沉......

    作者:张凡;邝捷;赵晶辉;潘靖;陈岩 刊期: 201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