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6年第8期文章
  • 面部吸脂术的双重美容效果

    目的:总结探讨面部吸脂术在面部轮廓塑形及减轻和改善吸脂区面部软组织松垂和皱纹中的双重效果.方法:对要求改善面部脂肪丰满区轮廓及松垂区域的受术者经术前设计画线,采用1.5mm内径的钝头侧孔吸脂针行均匀扇形皮下脂肪抽吸,同时行间隔隧道式皮下搔刮.结果:本组56例受术者经此方法矫治后,除术后即刻效果观察及30例术后15天至1年随访观察,面形轮廓均不同程度达预期效果,且术后抽脂区皮肤均较非手术区皮肤紧致、......

    作者:张聚栋 刊期: 2006- 08

  •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度单侧颜面萎缩症

    单侧颜面萎缩症(Romberg综合征/ParryRomberg),它是以单侧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结构萎缩为特征命名的疾病,属于组织营养障碍性疾病,以女性多见,我科自1985年以来收治21例此病患者,其中13例是女性患者.特点是一侧颜面部的软组织皮肤以及骨或软骨组织逐渐进行性萎缩.......

    作者:张喜兰;王剑;侴海燕;牛永敢;梁俊刚;胡晓庆 刊期: 2006- 08

  • 负压引流在小切口根治腋臭术中的应用

    目的:在众多腋臭治疗方法中,探索出一种能有效根治腋臭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案.方法:利用小切口,肿胀麻醉,把带有汗腺及毛囊的皮肤修剪薄至全厚及中厚皮片厚度,术毕放置负压引流,使皮肤与基底贴合良好,并加压包扎.结果:本法共治疗32例腋臭患者,其中其他方法治疗复发者11例.除2例术后有轻微气味外,其余均得到根治,术后瘢痕不明显.结论:负压引流在小切口根治腋臭中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许宏权 刊期: 2006- 08

  • 保留真皮下组织的包皮环切术

    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保留真皮下组织的包皮环切术,自2000年以来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17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诚;刘忠 刊期: 2006- 08

  • 显微外科方法治疗面部不对称畸形受区血管的选择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方法治疗面部不对称畸形受区血管的选择.方法:总结了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面部不对称畸形31例.其中半侧颜面萎缩19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4例,放疗、外伤、肿瘤切除术后和感染导致半侧颜面不对称共8例.背阔肌肌瓣移植6例,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移植25例.用作受区的血管有颞浅动静脉、舌下动脉、面动静脉、甲状腺上动脉、颈外静脉、颈前静脉.结果:1例脂肪筋膜瓣术后少许脂肪......

    作者:刘育凤;归来;张智勇;吕长胜;牛峰;黄绿萍;俞冰;李慧超;赵延峰;李敏 刊期: 2006- 08

  • 肿胀麻醉腋皱襞掏除法治疗腋臭

    腋臭是整形美容外科的常见疾患,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腋下大汗腺分泌物经皮肤附生细菌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放出异常臭味[1].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均不甚理想.我们自2004年6月以来采用肿胀麻醉,经腋皱襞平行小切口,掏除腋部的毛囊和大汗腺的手术方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庆红;韩岩;马显杰 刊期: 2006- 08

  • 简易负压吸引器的研制及在乳头内陷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寻找一种实用、经济、简单易学的装置,开拓非手术治疗矫正乳头内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注射器为负压吸引器,阶段性逐渐牵拉乳头乳晕2~3个月.结果:10例病人16只乳头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随访两年,乳头乳房外形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经济实用、值得推广的非手术矫治乳头内陷的新方法.......

    作者:杨晓林;赵绍明;刘杰潮 刊期: 2006- 08

  • 无垂直瘢痕的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整形术

    目的:介绍一种适用于中、重度乳房肥大的矫正术,探索乳房缩小手术的佳术式.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以来对21例中、重度乳房肥大患者采用无垂直瘢痕的下蒂瓣法行乳房缩小整形术的情况,分析其效果.结果:21例患者术后双乳对称,下垂状况纠正,体积缩小,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术后瘢痕隐蔽.2例合并副乳,1例合并乳头内陷的患者同时手术切除矫正.2例乳晕表皮营养不良、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结论:无垂直瘢痕的下蒂瓣法乳......

    作者:陈旻静;刘林嶓;陈言汤;张建文;翟晓梅;王喜梅 刊期: 2006- 08

  • 手术切除治疗皮肤良恶性肿瘤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方法在皮肤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1225例皮肤良、恶性肿瘤采用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切除后创面采用原位缝合或临近皮瓣修复,较大的良性皮损可分次手术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切除皮损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恢复良好未见皮损复发,只有4例皮脂腺囊肿患者因感染而致伤口延迟愈合.美容效果:良好721例(58.86%);较好457例(37.31);差者47例(3.84%).结论:对于皮肤的良、......

    作者:曾维惠;高建武;耿松梅;王永贤;祁战涛;杜惠茹;葛文娱 刊期: 2006- 08

  • 大腿吸脂术后并发血清肿处理体会

    血清肿是大腿吸脂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笔者采用血清肿抽吸后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进行治疗[1],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孙晓奇 刊期: 2006-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