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自体脂肪填充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填充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治疗的97例行面部自体脂肪颗粒填充术治疗的面部软组织缺陷患者,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97例患者术后面部缺陷显著好转,填充部位较为饱满且线条轮廓较为自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较佳.结论:对于面部缺陷患者而言,应用自体脂肪颗粒填充术进行治疗,不仅可获得较为满意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并发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正斌;梁俊刚;路光辉 刊期: 2015- 22
-
激光融脂在形体轮廓精细塑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激光融脂技术在形体轮廓精细塑形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5月就诊的就医者47例,男性8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33.77岁;采用赛诺秀SmartlipoMPX激光融脂设备对其面颊部、下颌(颏)部、上臂(蝴蝶袖)、颈部、腹部等部位局部臃肿脂肪进行照射融解,对轮廓进行精细塑形.于术后即刻、1周、4周、8周、12周时分别拍照记录,评估治疗效果、术后皮肤紧致情况.......
作者:陈小松;李铭;郭志辉;陈彦茹;雷吕凡;闫柳;黄楚珊;王立敏 刊期: 2015- 22
-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吸刮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转阴率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
作者:余克锋 刊期: 2015- 22
-
饰核瓷厚度比对IPS e.max全瓷冠透光度的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核瓷饰瓷厚度配比对IPSe.max全瓷冠透光度的影响,为临床上全瓷冠的美学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IPSe.max冠加工工艺中,其核瓷饰瓷厚度配比分别为1:4、1:2、1:1、2:1和4:1(n=60),利用minolta色度计测量试件,采用CIE-1976-L*a*b*颜色系统表色,每个试件的颜色参数L*a*b*值重复测量3次,记录平均值为该试件的终色度值.结果:1:4组遮色性能差......
作者:靳海立;贾骏;邓再喜;周秦;逯宜;臧源;李连碧 刊期: 2015- 22
-
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EPQ评定初步分析
目的:分析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评分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时的心理疏导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在正畸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对68例的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108例个别正常(牙合)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前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在E分量表上的评分低于个别正常(牙......
作者:佘鹏;钱良玉;经海永;孔繁芝 刊期: 2015- 22
-
诺华敏治疗超声洁牙后牙本质过敏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诺华敏治疗超声洁牙后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超声洁治后出现牙本质敏感患者258颗非龋坏患牙随机分为研究组(n=132)和对照组(n=126),分别采用诺华敏健齿膏及不含脱敏剂的普通牙膏进行脱敏处理,观察抛光后即刻、1个月、3个月的脱敏效果.采用触压及空气喷吹法检测患者牙本质的敏感程度,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值.结果:治疗前两组......
作者:佘小伟;孙姝玲;陈晨;田薇;Rajesh twyana 刊期: 2015- 22
-
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测量研究
目的:测量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并分析其数学比例关系,探讨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特征.方法:选取180例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数字化头颅数字侧位片,选择面部中线9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进行测量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患者的面部软组织厚度值范围为(4.28±0.60)mm~(17.32±2.20)mm;其相互比例关......
作者:冯耀浦;乔敏;周洪;司新芹 刊期: 2015- 22
-
热牙胶充填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牙胶填充法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牙科收取的109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以随机数法分为热牙胶充填组和对照组.热牙胶填充组56例,采用热牙胶填充法行一次性针管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冷侧方加压法行一次性针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成功率、平均治疗时间和恰填率.结果:热牙胶填充组的成功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成功率(79.25%)......
作者:刘伟林 刊期: 2015- 22
-
不同角度桩核冠桩/牙本质界面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角度桩核冠修复上颌中切牙后的桩/牙本质界面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薄层CT技术、AutoCAD和AnasysWorkbench软件相结合,建立上颌中切牙不同角度桩核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G+30°、G+20°、G+10°、G0°、G-10°、G-20°、G-30°,在斜向100N加载情况下,对不同角度桩核冠修复上颌中切牙后桩/牙本质界面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牙冠向舌侧改向,随着改......
作者:齐景;郭长军;陈树国;孟令强 刊期: 2015- 22
-
口腔显微镜在楔状缺损充填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对口腔显微镜在牙体楔状缺损充填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半口对照设计对我科32例患者120颗前磨牙唇颊侧楔状缺损进行Dyract-AP复合体充填治疗,其中实验组有60颗患牙在口腔显微镜下完成充填治疗,对照组有60颗患牙在无显微镜辅助情况下完成充填治疗.1周后观察悬突发生率,随访1年,对充填治疗总成功率进行临床评价.结果:1周后实验组的悬突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5%,其差异......
作者:张志闻;邱建平 刊期: 2015- 22
动态资讯
- 1 小口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
- 2 腰椎弓根钉固定后两种融合术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 3 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骨折原因分析及对策
- 4 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护理
- 5 CCU护士对主动脉球囊反搏知识技术强化培训方法探讨
- 6 (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冠桥咬合重建修复牙列缺损伴重度磨损18例疗效评价
- 7 结核性肺底积液40例临床分析
- 8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63例护理体会
- 9 Ezrin和AQP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 10 安胃疡胶囊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胃泌素水平变化的探讨
- 11 艾滋病中西医研究概况
- 12 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13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 14 口轮匝肌重建在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矫正的应用体会
- 15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 16 畸胎孕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 17 国外美容医学新动态
- 18 胶原蛋白海绵在皮肤扩张术中的应用
- 19 药物化妆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20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2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