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内侧皮肤创面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在足踝及小腿内侧皮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行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内侧创面的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足踝部皮肤缺损8例,小腿内侧皮肤缺损3例,所有患者经过彻底清创、皮瓣设计,行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移植手术,术后随访.结果:1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皮瓣血液循环稳定,所有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供区移......
作者:黄远发;柴勇;钱尼文 刊期: 2017- 06
-
自然分娩会阴切口2-0可吸收线缝合的美学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自然分娩会阴切口2-0可吸收线缝合的美学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妇产科进行自然分娩并会阴切开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可吸收2-0可吸收线缝合的美容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丝线会阴切口缝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切口炎性反应及切口线结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疼痛评分(4.25±0......
作者:赵井苓;李成银;王娟 刊期: 2017- 06
-
中度肥大乳房男性化手术策略及效果
目的:探讨女复男易性病患者中度肥大乳房的男性化手术策略和效果.方法:选择40例乳房中度肥大的易性病患者,采用二步法完成乳房男性化手术,即先经乳晕上切口切除乳腺和外周脂肪组织,6个月后再经乳晕外双环法去除多余胸部褶皱皮肤并调整乳头乳晕大小和位置.结果:40例患者术后胸部平整,乳头乳晕全部成活,乳晕大小、位置合适,切口瘢痕不明显;部分患者术后乳头感觉轻度麻木,6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依照本策略完成......
作者:唐乙;赵烨德;李旭东;张连杰;周强 刊期: 2017- 06
-
妇产科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形成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本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发生与否分为未发组50例及增生性瘢痕组2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诱发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类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类型、胶原含量、结缔组织生长......
作者:郑柳莎;王爽;全燕 刊期: 2017- 06
-
人工真皮在头皮恶性肿瘤颅骨外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皮耐克)在修复头皮恶性肿瘤颅骨外露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行头部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30例,术中按无瘤原则切除后颅骨外露,于颅骨外板均匀分布、间隔1.0cm钻孔至板障层,至新鲜出血,人工真皮(皮耐克)覆盖创面,待2~4周后人工真皮与创面结合生长良好,于人工真皮(皮耐克)表面行自体刃厚皮植皮.结果:30例患者移植刃厚皮片存活率100%,生长良......
作者:李虎;史高峰;蒋朝龙;钱心炜;高凤山 刊期: 2017- 06
-
改良小切口手术根治腋臭7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进行改良小切口腋窝皮瓣翻转术根治腋臭,其中男23例,女49例,年龄16~41岁,平均年龄22.3岁,所有患者均为中、重度腋臭.术后观察创面愈合及随访3~6个月.结果:72例患者总体有效率100%.58例患者术后7~9d切口Ⅰ级愈合,14例9d后伤口仍有糜烂、渗液,经换药后愈合良好.术后3~6个月随访,均无明显瘢痕,肩部活动正常.结论:改良......
作者:陈黎明;刘毅;刘萍;孙晓晨 刊期: 2017- 06
-
采用整形美容技术及理念治疗成人包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整形美容技术及理念在治疗成人包茎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9例因包茎需要进行包皮切除的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主动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为美容组(68例)和传统组(41例),其中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包皮环切术进行手术治疗,美容组则应用美容整形技术对包茎患者进行包皮环切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外观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作者:伍文兵;李文威 刊期: 2017- 06
-
微切口涡轮钻拔除下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微小切口与涡轮钻切割等微创技术拔除下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14年以来采用微小切口与涡轮钻切割法的拔牙病例204例,和2010年以前采用传统切口与锤凿法的拔牙病例201例进行回访,对照评估表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切口与涡轮钻切割法拔除下颌完全埋伏阻生齿,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术后并发症与术后反应显著减少,患者感受更为舒适.结论:在下颌完全埋伏阻生齿拔除术中......
作者:陈志方;韦奎 刊期: 2017- 06
-
利用微种植钉支抗远移上颌全牙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利用微种植钉支抗远移上颌全牙列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科室确诊收治的上颌轻中度前突的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非拔牙矫治,用微种植钉作为支抗体植入上颌颧牙槽嵴区,利用镍钛拉簧施加牵引力拉上颌全牙列整体向远中移动.对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及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磨牙关系变为中性关系,前牙达到......
作者:刘鸣;高振;吴光宇;刘翔;胡文芸;彭韵文 刊期: 2017- 06
-
基于DSD美学修复软件指导下不同修复方案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基于数码微笑设计(DigitalSmileDesign,DSD)美学修复软件指导下不同修复方案在前牙瓷贴面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科室收治的要求对前牙进行美学修复的104例患者(共238颗牙)作为研究对象,均于DSD美学修复软件指导下进行修复,按照修复方案不同分为A组53例(122颗)和B组51例(116颗),其中A组给予全瓷冠修复,B组给予铸瓷贴面修复.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满......
作者:李艳平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25G穿刺针在慢性疼痛注射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 2 基层医院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护理
- 3 CBCT3D测量在牙槽突裂手术前后鼻外形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4 405nm光线对小鼠皮脂腺及胶原纤维的影响研究
- 5 石英纤维桩核烤瓷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评价
- 6 隆鼻术失败原因分析与再手术时机选择
- 7 贝复济辅助微晶磨面治疗痤疮瘢痕疗效观察
- 8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牙根位置关系的CBCT研究
- 9 两种树脂修复老年人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
- 10 苯海拉明与水合氯醛在诱导小儿睡眠脑电图中的应用比较
- 11 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探讨
- 12 不同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上面部动力性皱纹的疗效分析
- 13 粘连性肠梗阻62例临床分析
- 14 音乐香薰疗法和触摸疗法相结合对假体隆乳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 15 泛发型皮肤环状肉芽肿一例
- 16 单侧入路穿刺椎体成形术前CT测量定位穿刺路径的临床价值
- 17 黛力新辅助心理疏导改善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观察
- 18 单侧唇腭裂术后继发鼻翼基部凹陷畸形的矫正
- 19 前臂内侧超薄皮瓣在睑组织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观察
- 20 内眦韧带释放矫治内眦赘皮同期重睑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