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7年第12期文章
  • 超声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并探讨其对诊治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6月~2007年6月在外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到我院取出者66例(132个乳房),进行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确定手术方式,并将术前、术中、术后超声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注射层次紊乱者59例(115个)乳房;乳腺导管破裂、乳腺脓肿4例5个乳房;乳腺局部包裹结节6例12个乳房.结论:超声......

    作者:陈辉;李群;段云友;杨一林;李晓莉;杜洁;陈红艳 刊期: 2007- 12

  • 钛合金板置入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钛合金板置入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颅骨缺损的患者先进行三维CT检查,设计个性化的钛合金板置入以修复颅骨缺损.结果:本组患者均愈合良好,无感染、钛板外露及头皮血运障碍,避免了再次手术.结论:应用钛合金板修复颅骨缺损,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力度,抗击性强,并发症少,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伊宁;李森恺;李养群;汪灏;李强;周传德;唐勇;陈文;李鹏程 刊期: 2007- 12

  • 自体单位毛发移植术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应用自体单位毛发移植(Folliccularunittransplantation,FUT)治疗脂溢性脱发及瘢痕性秃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后枕部取与种植数量吻合的条形皮瓣,根据需要制备成单体毛胚(1~4根头发),把毛胚植入脱发区域相应孔内,治疗脂溢性脱发47例,瘢痕性脱发20例,瘢痕性眉毛缺失6例.结果:移植胚成活率脂溢性脱发为95%以上,瘢痕性脱发为70%以上,瘢痕性眉毛缺失为70%以上......

    作者:李桂珍;张红梅;孙京媛;张翠菊;陆强 刊期: 2007- 12

  • 微创包皮整形术

    目的:探索一种包皮微创整形美容新术式.方法:根据美容整形原则,将微创技术用于临床,对包皮环切术方法进行改进.包括:①术前设计画线,确定内外板手术切除量;②用水剥离加钝、锐性分离方法,避免小动静脉损伤;③手术仅切除表皮,保留内外板间的筋膜、血管、神经;④缝合时,先于3、6、9、12点,定位缝合4针,提起相邻的两牵引线,采用由中间向两边平分的方法进行缝合;⑤在阴茎背部12点内板设计一三角形瓣,外板对应......

    作者:于仁义;陈存富;李江;王克华;郭小平;刘本利;刘郭 刊期: 2007- 12

  • 软组织扩张术在不规则表浅性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瘢痕与正常皮肤相间的不规则表浅性瘢痕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不规则表浅性瘢痕的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一期在瘢痕与正常皮肤下埋置一个扩张器,使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共同扩张,二期切除瘢痕.结果:12例患者瘢痕均一次彻底切除.一期手术无扩张器外露、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及扩张皮瓣血运不良等并发症发生;二期手术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血肿、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在瘢痕与正常皮肤相间的组织下......

    作者:宋可新;乔群;刘志飞;李丹 刊期: 2007- 12

  • 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5年10月~2006年12月,采用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病灶切除后皮肤缺损17例,皮肤缺损面积1.2cm×1.5cm~3.2cm×5.0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功能和美容效果满意.结论:推进皮瓣是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杨志勇;李铀;李东光;罗卫;赵广 刊期: 2007- 12

  • 眼睑及眶周软组织外伤急诊整形处理

    目的:探索眼睑及眶周软组织外伤急诊的佳修复方式.方法:自2002年以来对52例眼部外伤患者应用整形美容技术原则及显微技巧修复,特别强调无菌无创及无张力原则,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结果:52例患者均一期愈合,外观满意,无畸形,瘢痕细微.结论:对眼睑及眶周软组织外伤急诊患者进行整形处理,可大限度地改善修复效果,避免或减少二次手术整形修复.......

    作者:白永泉;巫国辉 刊期: 2007- 12

  • 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医疗原因分析

    目的:结合临床16例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患者,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方法:180例小乳症患者,采用腋窝切口、乳晕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三种手术方式,硅凝胶乳房假体放置在乳房后隙或胸大肌下间隙,术后随访1年,其中16例出现了假体外露、假体破裂、纤维包膜挛缩等并发症.综合分析其产生的医源性原因.结果:180例隆乳术出现16例明显并发症,其中假体位置不佳7例;纤维包膜挛缩4例;假体外露、假体破裂、异常......

    作者:魏林平;李云峰;唐振喜;孙济宇 刊期: 2007- 12

  • 臀肌挛缩综合征松解治疗手术体会

    臀肌挛缩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的一种疾病[1].多发生在儿童,往往导致髋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所表现特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1997年1月~2007年5月,笔者共治疗臀肌挛缩综合征279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永忠;林蔚茜;马文熙;姚振晟;梁如光;徐建帆 刊期: 2007- 12

  • 非贵金属烤瓷冠两种冠边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非贵金属PFM冠边缘不同类型修复的临床意义.方法:为了克服非贵金属PFM本身的不足,对上前牙非贵金属PFM唇侧采用肩台瓷修复;对后牙采用羽状边缘3600金属颈环修复.结果:34颗前牙非贵金属PFM肩台瓷修复及138颗后牙非贵金属PFM羽状边缘3600金属颈环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前牙肩台瓷及后牙羽状边缘3600金属颈环烤瓷冠是针对非贵金属PFM冠边缘不足的一种实用方法.......

    作者:何熔;孙少宣;余瑞 刊期: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