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7年第8期文章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疗效评估

    目的:对肿胀抽吸术及腋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两种方法进行临床评估.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治疗腋臭患者116例,平均随访32月.从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出汗改善情况等方面进行临床评估.结果:肿胀抽吸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但复发率高;腋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有效率高,但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两种方法均可一定程度改善出汗状况.结论:对腋臭的治疗,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经医患双方沟通后,应根据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治......

    作者:张兆锋;沈华;钱鋆;黄燮青;黄一雄;贾万新;沈尊理 刊期: 2007- 08

  • 兼顾矫正乳房中度下垂的隆乳术

    目的:探讨应用乳晕周围双环切口隆乳同时悬吊乳房,矫正小乳症伴中度乳房下垂的方法.方法:采用乳晕周围双环形切口,在乳腺的上半象限纵行切开,按胸大肌纤维走向钝性分离至胸大肌后形成间隙,置入乳房假体.用4号丝线将切开的乳腺组织与胸大肌分离口两侧贯穿预缝置4针,打结闭合胸大肌分离口的同时将乳腺固定于胸大肌上,上部乳腺组织筋膜同时缝合固定在肋软骨膜上,以达到隆乳术同时矫正乳房下垂.结果:用本法矫正小乳症伴中......

    作者:郭伟;谭介恒;唐哲明 刊期: 2007- 08

  • 瑞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联合TCI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在隆乳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联合TCI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用于隆乳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隆乳术的患者60例.在切皮前静脉输注咪唑安定0.05mg/kg,瑞芬太尼1μg/kg,术中同时开始泵入瑞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观察麻醉前、注射局麻药时、切皮前、手术30min、分离胸大肌后间隙时、停药时、停药后10min时的BIS值,MAP,HR,SpO2,ECG及镇静程度.所有患者行双侧胸3~5......

    作者:王瑞;薛荣亮 刊期: 2007- 08

  • A-T形推进皮瓣在颜面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A-T形推进皮瓣修复颜面部创面的效果和意义.方法:设计A-T形推进皮瓣来修复位于面部自然轮廓线周围的创面.将自然轮廓线的一侧作为A-T形推进皮瓣中三角形的底边de边,将病灶设计在三角形abc内.将三角形abc及病灶切除.将游离后的皮瓣abd和ace向创面推进,关闭创面并形成倒置的T形外观.结果:修复的各种颜面部创面共计28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正常,对周围自然轮廓线无明显影响.结......

    作者:贺小虎;周同葵;巩梦童 刊期: 2007- 08

  • 阴道粘膜减张缝合在缺损严重的处女膜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处女膜修复的成功率.方法:将处女膜缺损严重的妇女分成两组,一组在行处女膜修补前先行阴道外口粘膜减张缝合,一组仅作处女膜修补.比较两组手术有效率.结果:减张缝合组手术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61.5%(P<0.05).结论:阴道粘膜减张缝合是修复缺损严重处女膜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桦;康俭;张励;陈燕 刊期: 2007- 08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中老年小腿远端组织缺损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中老年患者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中老年患者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足背足跟各2例,踝前1例.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供血不足及静脉回流障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切取简便,血运丰富,成活率高,对中老年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刘小容;刘玉生;尹敬光;陈晓武;万里;黄静;廖旭锋 刊期: 2007- 08

  • 硅凝胶假体隆乳安全性的争议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硅凝胶假体隆乳安全性的争议问题.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硅凝胶假体隆乳的可能并发症之研究文献,并作综合分析、评价.结果: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存在乳房假体破裂或渗漏、硅胶肉芽肿、包膜挛缩、假体移位、感染、蒙道尔病等已明确的并发症以及继发乳腺癌、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硅胶及铂的乳汁污染等尚存争议的安全性问题.结论:目前的研究认为硅凝胶假体隆乳术是相对安全的,既要重视已明确的并发症,又要重视尚......

    作者:陈阳 刊期: 2007- 08

  • 改良双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

    目的:探讨双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的一些技术改进.方法:在双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的基础上,从设计、操作上加以技术改良.结果:本组17例33侧,术后乳房外形满意,手术切口瘢痕不显;乳头、乳晕血运良好,感觉正常.结论:本方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切除乳腺量大,术后效果理想,不仅适用于轻中度乳房肥大症,也适用于较重度乳房肥大症.......

    作者:张继忠;吕金陵;陈辉 刊期: 2007- 08

  • 乳头乳晕切口行乳腺肿物切除并矫治乳头内陷

    自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我科共收治乳腺肿物合并乳头内陷的病例6例,均用乳头乳晕切口、双侧菱形瓣转移法矫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甘月圆 刊期: 2007- 08

  • 微创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率高达1.32%[1],自1999年至2006年9月我们采用沿下腹壁腹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00例,效果良好.......

    作者:陈宏雄;徐泉;刘国峰;张枭 刊期: 200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