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5年第13期文章
  • 改变乳房假体置入层次在治疗隆乳术后包膜挛缩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改变乳房假体置入层次在处理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原切口入路,取出原假体,放弃原有假体所在平面,重新剥离层次后置入新假体。结果:362例551侧术后随访,研究组满意率95.5%(侧)明显高于对照组85.2%(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效果表明此方法简单、实用、有效。......

    作者:赵广生;修志夫 刊期: 2015- 13

  • 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软组织畸形的体会

    面部软组织畸形成因各异,常见原因由先天性畸形、外伤或术后感染所致,常导致面部局部凹陷或双侧不对称,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允许和医学技术的发展,此类患者求医需求增加。纠正该症状常用到填充方法,以往使用的人工填充材料,如:硅胶、Medpor等,可能出现排异、感染和外露等并发症[1]。透明质酸钠填充是一种近年来报道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其终将被吸收,只能保持短期疗效,需要反复注射,且费用昂贵[2]。自体脂肪......

    作者:李晓飞;王志强;赵健;黄冶飞;曹余亮;刘德全;王丽娟 刊期: 2015- 13

  • 系列中药油剂辅以口服汤剂综合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疗效观察

    烧伤后残余创面是指烧伤治疗后期,多种原因所致的反复溃破、经久难愈的创面,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糜烂、局部苍老、肉芽血肿形成,角化的表皮痂壳下潜藏小脓点,造成虫蚀样点状小溃疡,较严重时溃疡面及糜烂面成片状融合,对已愈合的周围创面侵蚀,影响了康复进程及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1]。制定科学有效方案是治疗此创面的关键。应用我院自制的系列传统中草药“1号油剂”及“2号油剂”,治疗此类创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

    作者:阚全程;李晓萍;费炳红;崔正军 刊期: 2015- 13

  • 腋下皱襞多个小切口大汗腺修剪腋臭治疗术

    目的:探讨腋下皱襞多个小切口大汗腺修剪腋臭治疗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病例资料完整的腋臭患者,作为治疗组,手术方法为腋下皱襞多个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另外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就诊的87例腋臭患者作为对照组,手术方法为腋下皱襞单切口大汗腺修剪术。采用Park和Skin腋臭分级,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腋臭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李卫华;郑华森;孙志成 刊期: 2015- 13

  • 腋横纹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术后皮瓣坏死2例报告

    腋臭的常见手术治疗有常规腋部皮肤切除术和各种改良的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等多种手术方法。改良的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因损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切口美容效果好、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而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术中和术后护理上有一些特殊要求,处理不好可能出现并发症、甚至导致手术失败。现将我科2例典型的术后皮瓣坏死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剑虹;樊宇;冯小燕 刊期: 2015- 13

  • 开胸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肋软骨炎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肋软骨炎的治疗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66例开胸术后切口感染、不愈的患者,其中35例患者合并肋软骨炎,男26例,女9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8.9±15.0)岁,术前采用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清创、封闭负压引流;术中彻底清创、去除受累肋软骨、钢丝取出、双侧胸大肌转移修复;术后引流、应用敏感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封闭创面。结果:35例......

    作者:曹玉珏;贺立新;李冬海;屠海霞;马彩虹;侯玉森 刊期: 2015- 13

  • 创面负压吸引在阴股沟皮管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创面负压吸引在阴股沟皮管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行双侧阴股沟皮管成形术的患者,随机选取一侧作为观察组共52例,自身另一侧作为对照组共52例,采用自制的负压吸引装置进行治疗。术后5d连续观察皮管肿胀情况,皮管颜色及切口引流。结果:观察组除1例因包扎不当形成皮管束带状压迫造成局部静脉回流障碍,经及时纠正后症状消除,本组52例均一期愈合。对照组肿胀均较观察组明显,5例皮管出现血肿......

    作者:李旭东;赵烨德;张连杰;周强;唐乙 刊期: 2015- 13

  • HIV阳性口腔疾病患者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PLWHA,PeopleLivingwithHIV/AIDS)不积极寻求口腔健康保健特征及现况,并努力寻找就诊障碍的正真原因。方法:收集97例近1年未接受口腔治疗的HIV阳性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及卡方检验的方法,寻找不接受口腔治疗的障碍。结果:口腔治疗未得到满足的主要的差异三大原因是无法承担治疗费用(91.7%),害怕被拒绝治疗(86.6%)和害怕隐私被暴露(8......

    作者:李泽慧;热孜万·克衣木;陈悦;李刚 刊期: 2015- 13

  • 六手操作技术在埋伏阻生牙牵引术附件粘结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六手操作技术在埋伏阻生牙牵引术中附件粘结的配合要点。方法:选取18例患有埋伏牙需进行牵引的患者,粘结附件过程中采用六手操作配合。结果:18例患者附件粘结牢固,32颗埋伏牙均牵引至牙列正常位置,术中运用六手操作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不适感。结论:六手操作技术在埋伏牙牵引术中有一定的先进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彦伟;袁东辉;李立国;陶娥 刊期: 2015- 13

  • 上颌前牙即刻种植修复8例报道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联合GBR修复缺牙的美学效果。方法:8位上颌前牙残根无法保留,伴唇侧缺损的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18~55岁,接受了骨水平种植即刻修复同期GBR骨增量处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术前留取口内照片及放射线资料,在术后、修复完成及复查时,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及牙龈情况,询问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接受种植修复的8例患者种植体均存活,有1例出现邻牙唇侧牙龈萎缩,其余牙齿的牙龈......

    作者:刘勇;杨晓玄;卢燕波;周国清;彭晓芸 刊期: 201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