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3年第10期文章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修饰面部轮廓缺陷

    在临床上对面部轮廓的修饰,骨性轮廓矫正应用比较多的技术有下颌角截骨、颧骨截骨降低、颏成形等,对于软组织轮廓修饰较多的,常常采用抽脂或填充,填充材料较多,目前比较安全、应用较多的是字体脂肪颗粒移植注射.我科2006年7月~2012年6月间,对就医的150例就医者采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修饰面部轮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刘羽;裴斌 刊期: 2013- 10

  • 磁共振成像对隆乳材料鉴别及并发症处理的指导意义

    目的:分析隆乳材料及术后并发症的MRI表现特点,评估磁共振检查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53例经过MRI检查的隆乳术后患者,针对不同的隆乳材料制定合适的扫描序列,分析植入或注射不同类型假体的MRI表现.结果:四种隆胸材料(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硅凝胶、自体脂肪移植、透明质酸)的位置、信号、边界在磁共振图像上有特征性表现,通过扫描序列组合及增强扫描可以准确判断隆胸材料的性质及并发症情况,动态增强扫描还......

    作者:王强;朱浪涛;包相华;黄社磊;洪晓纯;王亚 刊期: 2013- 10

  • 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在美容整形手术中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在美容整形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美容整形手术者66例,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复合组各33例.局麻组使用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进行麻醉,复合组于消毒铺单后,给予芬太尼1μg/kg,2min后术区进行局麻药注射,切口给予异丙酚1mg/kg静注后以微量泵30~60μg/(kg·min)的速度静脉持续泵入;手术期间对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进......

    作者:付强;杨占民 刊期: 2013- 10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阴道松弛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阴道松弛.方法:2008年3月~2012年6月对38例轻中度阴道松弛,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观察局部有无结节和囊肿,阴道插入松紧度,以及性生活满意度等评价标准,并根据随防结果决定是否需再次手术.结果:38例患者分别经1~2次脂肪颗粒注射充填治疗,均达较满意效果.其中29例患者经1次注射,9例中度松弛者经2次注射.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阴道松弛所需时间短,操作方......

    作者:何照华;付荣华 刊期: 2013- 10

  • 奥美定注射隆乳术后注射物取出同期假体隆乳术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乳房下缘切口入路行胸部注射物取出并同期进行胸大肌下假体隆胸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注射隆胸患者直视下行乳房下皱襞切口,取出注射物并根据手术局部情况同期于胸大肌后间隙置入硅胶假体,双侧留置引流管,分层缝合手术切口.结果:患者植入硅胶假体后近期效果均良好,无血肿和感染.1例因皮肤松弛,术后形态不佳行二次手术矫正.术后随访6个月~1年,所有患者均外观自然、手感柔软.结论:经乳房下皱襞切口......

    作者:米希婷;谷廷敏;米亚英;齐永乐;汪江涛 刊期: 2013- 10

  • 瘢痕性并指畸形术后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瘢痕性并指畸形术后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烧伤后瘢痕性并指畸形56个部位依据粘连程度及周围供皮状况分别采用“Z”字或矩形皮瓣等小皮瓣修复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拆线后,对照组15例患者共21个部位应用常规治疗+弹力手套,治疗组17例患者35个部位应用常规治疗+防瘢痕粘连固定带持续保持压力.结果:两组年龄和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

    作者:赵连魁;赵洪良;李冬军;郑文立;李明;杨高松;潘辉;易涛 刊期: 2013- 10

  • 腋窝切口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隆乳术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9月笔者收治的13例小乳症患者,经腋窝切口,胸肌筋膜深面分离腔隙,将硅凝胶乳房假体置入腔隙内,随访期限为6~14个月.结果:在随访期内,除1例患者双侧乳房部轻度不对称外,其它病例乳房外形好,所有乳房均为BakerⅠ级和BakerⅡ级;腋部瘢痕不明显;未见假体扭曲和假体边缘显现;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卓 刊期: 2013- 10

  • 皮瓣修复受损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皮瓣修复手术应用于受损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1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给予皮瓣修复手术,分别给予交臂、鱼际、邻指皮瓣等皮肤缺损修复.结果:经过清创后,53例(47.5%)患者Ⅰ期皮瓣修复,57例(52.5%)患者Ⅱ期皮瓣修复,20例(14.8%)患者给予鱼际皮瓣修复,25例(20.4%)患者给予邻指皮瓣修复,50例(40.9%)......

    作者:高雅滨 刊期: 2013- 10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皱纹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行面部老化治疗中的佳注射点位,探讨A型肉毒毒素应用的特点,适应证及并发症等.方法: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之间198例面部老化患者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注射点位的不同,术后随访观察额纹、鱼尾纹、眉间纹等处皱纹的改变情况.结果:按实验中的点位注射,198例患者中180例效果显著,18例自觉效果不够理想,无患者出现眉下垂、睑外翻等并发症,也无晕厥休克等......

    作者:刘越;李斌斌;房林;张寒;段雪敬;王成源;杨明勇 刊期: 2013- 10

  • 改良双环法巨乳缩小术

    巨乳症为一种异常增生性病变,不仅使女性失去了优美的形体曲线,还可引起行动不便,乳下皮肤多汗、湿疹、皮炎、糜烂,严重者还可因重力问题而引起肩颈背部疼痛、含胸驼背、脊柱畸形等.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巨乳缩小术式有很多种,双环法巨乳缩小术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术式,从2005年至2012年初,笔者根据Benelli[1]、江华[2]乳房缩小整形术并加以改良,采用改良乳晕双环法行巨乳缩小术28例,......

    作者:王俊河;代雪莲;张楠;张芳;谢迪 刊期: 20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