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以颞浅筋膜岛状瓣为携带的扩张预构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以颞浅血管为蒂的颞浅筋膜瓣为携带的扩张预构皮瓣的手术设计、操作技巧和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应用于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探测出颞浅动脉及其额、顶分支的位置和走行方向;Ⅰ期手术时,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形成颞浅筋膜岛状瓣,筋膜瓣的大小为5×4cm~8cm×7cm(平均为6.8cm×5.2cm);分别在颈部、耳后乳突区和额部进行剥离,形成容纳扩张器......
作者:焦鹏;刘元波;唐欣;朱姗;甄文俊;欧阳小康 刊期: 2009- 05
-
瘢痕瓣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治疗臂-胸瘢痕粘连
腋窝烧伤、烫伤后瘢痕是烧伤整形科常见畸形.腋部瘢痕挛缩畸形依其严重程度可呈现三种不同形式[1]:轻度为腋窝部蹼状、条索状瘢痕挛缩;中度为腋胸瘢痕挛缩粘连;重度为臂一胸瘢痕挛缩粘连.多因创面为深度烧、烫伤,包扎不当,缺乏有效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所致.临床上常用单纯游离皮片移植或局部皮瓣修复,但往往因皮片后期继发挛缩及供瓣区限制,导致术后效果欠佳.我科采用瘢痕瓣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治疗臂-胸瘢痕粘连取得了......
作者:徐成;袁伟;李军;庞星原;任军 刊期: 2009- 05
-
小切口顶泌汗腺清除手术治疗腋臭症的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清除顶泌汗腺治疗腋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的原因,以期改进手术方法,总结围手术期经验,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2004年4月-2008年3月于我科门诊治疗的315名小切口顶泌汗腺清除术病例,统计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各类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15名患者,手术后效果满意306例(97%),异味残留9例(3%),出现皮下血肿31例(10%),伤口延迟愈合12例(4%).无皮肤坏死和上......
作者:许澎;谭谦;吴杰;郑东风;周宏礽;陈曦;王淑琴 刊期: 2009- 05
-
手背深度烧伤后指蹼外形与功能修复的美学探讨
目的:改进手背深度烧伤后指蹼区域的植皮方式,大限度地恢复指蹼的外形及功能.方法:手术切除手背深度烧伤创面,取自体中厚皮分区移植,手背与指背区所植皮片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指节的中段,使指蹼区皮片呈自然弧形与残存指蹼皮肤连接.术后10天左右拆线,出院后给予相应康复训练以保持手部及指蹼的外形和功能.结果:本组病例共40例,计48只手,植皮成活率均在95%以上,术后随访3月~2年,手背及指蹼外形良好,功能基本......
作者:韩军涛;谢松涛;王洪涛;朱雄翔;胡大海 刊期: 2009- 05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的并发症分析及其处理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注射隆乳后并发症的处理策略.方法:对注射PAHG隆乳112例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分析112例PAHG注射隆乳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并进行处理,注射隆乳取出术后,有I例切口延期愈合,1例置入假体形成包膜挛缩,其余Ⅰ期愈合良好,术后1年内随访,乳房未触及明显硬块.同期置入假体者的乳房形态好,乳房外形及手感均感满意.结论:在彩超照片引导......
作者:逯岩;蒋晓燕;张心霞;项艳;刘桂萍 刊期: 2009- 05
-
吸脂术在下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应用吸脂术的下面部年轻化整形美容手术方法.方法:临床79例患者在下面部年轻化手术中应用吸脂术,其中单纯下面部吸脂术45例,下面部除皱术结合吸脂术34例.结果:79例患者中随访68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单纯下面部吸脂术38例,效果满意32例,改善6例;除皱术结合下面部吸脂术30例,效果满意29例,改善1例;未出现皮肤坏死、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下面部吸脂术具有面部年轻化的效果,......
作者:任冲;马海欢 刊期: 2009- 05
-
腋窝平行双切口结合XH-Ⅱ超高频美容仪腋臭治疗术
腋臭症是多汗症和臭汗症的统称,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大汗腺、顶泌汗腺分泌旺盛以及其分泌液经腋部细菌分解后所产生的六碳至十碳的不饱和支链脂肪酸有关.腋部细菌中的类白喉杆菌与顶泌汗腺分泌物反应可产生腋臭味;项泌汗腺的分泌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较为严重;与遗传有关[1].腋臭症是美容外科常见病.腋臭症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自1998年4月起采用腋窝皱折平行双切口腋毛区皮下修剪结合XH-Ⅱ超高频美容仪烧灼皮下汗腺、毛......
作者:魏明;张克勤 刊期: 2009- 05
-
上前牙残根美容修复84例体会
前牙的缺陷不仅给患者的饮食和发音带来困难,还影响到患者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和整体美感.作者通过对84例上前牙残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和铸造桩核,以及金属烤瓷冠修复,美容效果令患者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勇 刊期: 2009- 05
-
附着体义齿修复复杂牙列缺损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综合修复效果.方法:选择37例因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无法戴用或对此类修复体效果不满意的复杂牙列缺损患者,附着体义齿修复前首先请患者对现有可摘局部义齿就咀嚼功能恢复、舒适度、发音与美观3个主观项目进行评价,其次由修复科医师对义齿的固位情况、对基牙的影响、对口腔卫生的影响3项客观指标进行评价,并在附着体义齿修复后1~5年再对上述6项指标进行评价.SPSSI3.0......
作者:彭利辉;潘小波;钟爱喜;刘光雪;黄燕飞 刊期: 2009- 05
-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先天唇腭裂术后骨缺损
正畸学与口腔医学其它学科联系较为密切,这是正畸临床医师共有的体会.工作中经常可见到一些需做口内治疗患者,如龋齿,慢性尖周炎,根尖囊肿等;双颌前突,下颌前突患者常建议拔除下颌智齿;正畸治疗前后出现牙周问题的患者,需到牙周科就诊等.下面介绍的就是正畸与修复相互协作的典型病例.......
作者:李建社;金作林 刊期: 2009- 05
动态资讯
- 1 光子嫩肤在皮肤美容治疗中的应用
- 2 人工气道不同湿化方法的应用观察
- 3 血糖水平对脑梗塞预后神经功能与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 4 不同方式修复牙齿缺损的疗效对比
- 5 调Q开关Nd:YAG激光和多功能电离子机治疗早期脂溢性角化病疗效观察
- 6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颌面部血管瘤
- 7 窄谱UVB照射联合匹多莫德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分析
- 8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
- 9 外眦固定术在下睑松弛矫正术中的应用
- 10 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探讨
- 11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
- 12 双层眼轮匝肌瓣及眶隔固定的睑袋整复术
- 13 5-氨基乙酰丙酸代谢产物原卟啉IX在葡萄酒色斑动物模型鸡冠中的积聚
- 14 Q-开关激光对黄褐斑动物模型黑素细胞病理形态的影响
- 15 颜面部皮肤撕脱伤后Ⅰ期美学修复体会
- 16 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 17 786例乳腺癌的病理与临床
- 18 X刀放射治疗患者的护理新模式
- 19 鼻侧Medpor假体置入矫正鼻唇沟凹陷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 lovelyⅡ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