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5年第24期文章
  • 内外双环切包皮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内外双环切包皮成形术在包皮过长及包茎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8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42例运用激光行传统包皮环切术,86例行激光内外双环切包皮成形术,术后观察对比外观、勃起疼痛情况及患者自我评价.结果:内外双环切包皮成形术可以大程度地保留内外板间的包皮组织,外观平整美观,勃起疼痛轻,龟头下阴茎直径有一定程度增大,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内......

    作者:马乐;施泽宏;王仁芹 刊期: 2015- 24

  • 改良Lejour法与传统双环法联合假体矫正乳房下垂方法比较

    目的:对乳房提升术改良Lejour法的效果予以评价,并与传统双环法联合假体矫正乳房下垂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1例乳房下垂患者,先用传统双环法联合假体进行矫正,效果改善不明显而瘢痕明显,术后半年采用改良Lejour法,重塑乳房外观.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Lejour法后切口瘢痕不明显,满意度高.结论:本例乳房松弛明显,就本例而言,采用改良Lejour法比传统双环法联合假体矫正乳房下垂效果要......

    作者:吴振;贺洁;周蔚;付莹莹;徐岩;王大勇 刊期: 2015- 24

  •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隆乳的临床经验报道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游离移植隆乳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笔者于2013年1月-2015年3月,利用患者自体脂肪隆乳43例,脂肪注射时采用定量、分层、精细、多点立体交叉式注射方法,使脂肪分布更加均匀.结果:43中有1例术后1周发生单侧感染,经局部抽吸引流后好转.2例术后3个月复查时可触及乳腺下花生粒大小硬结,无其他并发症发生.43例中5例发生较多吸收,乳房改观不明显,其余求美者术后乳房均有不同程度较明显的......

    作者:赵延峰;李海霞;董宏华;郭东超;赵伟雅;冯亚兵 刊期: 2015- 24

  • 削痂保留变性真皮治疗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覆盖人工皮或移植自体皮治疗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5例患儿,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人工皮组:应用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覆盖人工皮7例;植皮组:应用削痂保留变性真皮后移植自体头皮8例.统计2组术前3d及术后2周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比较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增生情况.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

    作者:刘建云;宋巍;刘怡君 刊期: 2015- 24

  • 自体脂肪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自体脂肪移植行面部年轻化手术中脂肪移植的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5例行面部自体脂肪移植的求美者的术后情况.选择大腿前外侧部作为脂肪供区,采用肿胀吸脂术抽吸脂肪,再经提纯等处理后,联合适量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于面部凹陷处.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无一例发生感染、血肿、不对称等并发症.术后面部填充部位外观饱满、自然,皱纹明显减轻......

    作者:黄和平;施彦;陈鹏飞;朱奕涵;付时章;黄加禾;张亚萍 刊期: 2015- 24

  • CEREC3D制作全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CEREC3DCAD/CAM系统制作全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8例33颗Ⅱ类洞后牙,按照CEREC3DCAD/CAM系统标准程序制作全瓷嵌体,修复1年后复诊,由同一医师按照改良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各项标准中表面质地令人满意,达到A标准者为90.91%,其次是颜色匹配,达到A标准者为87.88%,外形稍差,边缘适合性表现差,有2颗患牙嵌体有破裂.结论:......

    作者:王忠朝;范丽苑;兰玉燕;王频 刊期: 2015- 24

  • 组合支抗种植体在下颌严重舌倾磨牙矫治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利用组合支抗种植体竖直下颌舌倾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5例下颌磨牙严重舌倾患者,在舌倾磨牙同侧前磨牙区植入两枚微型种植体,取1段0.48mm×0.64mm不锈钢方丝,用釉质粘结剂将其固定于种植体头部,使两颗种植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且使不锈钢方丝一端位于舌倾磨牙的颊侧根尖水平处,弯折使其形成牵引钩,方便钩挂皮圈.在舌倾磨牙牙合面粘结舌侧扣,用链状皮圈连接舌侧扣和牵引钩,使橡皮圈产生1N力,......

    作者:毛慧霞;李峰;元志昌;李玮;邱小亮;武建潮 刊期: 2015- 24

  • 上釉对IPS e.max全瓷修复体颜色及透射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上釉对IPSe.max全瓷修复体颜色及透射率的影响.方法:将IPSe.max铸瓷材料制作成厚度为2.0mm、直径为15mm的圆盘状试件,测量其颜色及透射率后继续常规上釉、烧结,再次测量其颜色参数及透射率.结果:上釉后IPSe.max全瓷修复体的a*、b*值增大,L*值、TP值无明显变化,上釉前后的色差ΔE小于1.5,透射率较上釉前有所降低.结论:上釉使IPSe.max全瓷修复体的色调偏向......

    作者:刘晓艳;韩影;白乐康 刊期: 2015- 24

  • 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人群关于牙齿磨耗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患者关于牙齿磨耗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牙齿病理性磨耗,开展宣传教育及干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口腔健康情况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结果: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段、全身情况、咬合关系、刷牙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喜食硬食物及碳酸饮料与牙齿磨损程度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

    作者:温齐古丽·乃库力;朱丽德孜·托列别克;周春梅;尼加提·吐尔逊 刊期: 2015- 24

  • 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在化妆品中的抗氧化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在化妆品中的抗氧化效果.方法:选取皮肤衰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含绿茶提取物的护肤品,对照组采取空白基质,连续使用2个月,对两组患者皮肤抗氧化效果,使用前后面部衰老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体外评价采取VitC阳性对照法,测定其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结果:以维生素C(VitC)为阳性对照......

    作者:高彤彤;晏志勇 刊期: 2015-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