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3年第15期文章
  • 鼓式取皮机的切取技巧在瘢痕松解植皮中应用

    目的:鼓式取皮机的应用技巧在临床应用.方法:40例患者存在颌颈或腘窝瘢痕增生挛缩畸形并切除松解,鼓式取皮机切取的中厚皮片移植矫正.结果:鼓式取皮机的应用技巧能够获取精确中厚皮片且移植成活良好.结论:鼓式取皮机的应用技巧实施,能够提供精确的中厚皮片;皮片移植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曾光伟;李玉梅;何俊俊;杨明勇 刊期: 2013- 15

  • 乳晕皮肤菱形切除乳晕缩小术

    目的:寻求一种乳晕缩小术的新方法.方法:自2007年6月~2011年6月应用乳晕皮肤菱形切除行乳晕缩小术.女性35例,年龄19~33岁,平均26.7岁,乳晕单纯性增大,不伴有巨乳症或重度乳房下垂.在乳晕内设计3~4个菱形切口,切除切口内乳晕皮肤后,在整个乳晕区皮下做潜行分离,将菱形皮肤切口行“十”形缝合,以缩小乳晕.结果:临床应用于35例乳晕单纯性增大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效果满意,无明显......

    作者:李卫华;高玉伟;孙志成 刊期: 2013- 15

  • 表皮缝合技术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表皮缝合技术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进出针点均在表皮内的表皮缝合技术缝合无张力切口或较小张力切口,应用于117例患者,观察术后愈合情况及术后3~6个月随访瘢痕情况.结果:117例患者全部Ⅰ期愈合,切口缝线5~20天自然脱落,切口外表无缝线切割痕迹,术后3~6个月,92例得到随访,随访患者瘢痕均呈细线状,84例瘢痕宽度≤0.5mm,8例瘢痕宽度在0.5~1.0mm,瘢痕与周围皮肤颜色......

    作者:张军波;杨亚东;王元元;高扬;杨洋;张幸存;鲁元刚 刊期: 2013- 15

  • 小切口真皮深层剪除大汗腺配合美宝外敷治疗腋臭

    目的:探讨小切口真皮深层剪除大汗腺配合美宝外敷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53例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真皮深层剪除大汗腺配合美宝外敷治疗腋臭,沿三等分标记切开皮肤皮下至脂肪层,以卵圆剪分离形成完整的皮下腔隙,轻轻翻开皮瓣,在直视下剪除大汗腺,间断分层缝合皮肤,选外侧切口处留置柱状橡皮条引流,在术前标记范围内涂布美宝烧伤膏,疏松纱块填盖腋窝,再以纱布绷带“8”字包扎,应用止血药2天,抗生素3天,术后第3天换药......

    作者:芦伟;乔谷媛;车晓黎;陈辉 刊期: 2013- 15

  • 面中下部年轻化的综合治疗

    目的:总结对面中下部衰老应用多部位联合手术进行综合性治疗的效果和经验.方法:于2008年6月~2013年4月,对于32例鼻唇沟加深患者采用颧袋脂肪抽吸术、自体浅表颗粒脂肪移植、联合眶隔脂肪释放的睑颊沟填充术的综合手术方法.结果:本组共32例患者,术后均随访3~24个月,鼻唇沟变浅,睑颊沟不明显,面中下部老化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结论:针对以鼻唇沟加深为主要表现的面中下部衰老患者,应用多部位联合治......

    作者:方震;陈振鹤;林雪贞;张劲松;于丽;李长根 刊期: 2013- 15

  • 抽脂结合腓肠神经内侧头离断术在小腿塑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抽脂结合腓肠神经内侧头离断在改善小腿外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腘窝皮肤皱襞处取3~5cm横切口,抽取脂肪结合离断腓肠神经内侧头,使皮下脂肪容积减少和腓肠肌内侧头失神经萎缩,达到小腿塑形的目的.测量并记录小腿周径和外形的变化.结果:本组14例患者行皮下抽脂结合离断腓肠神经内侧支术后,小腿大周径缩小(3.5±1.5)cm.小腿内径曲线变得平缓.抽脂结合离断腓肠神经内侧头术后,患者休息2~3天......

    作者:常文超;孙肇晟;张敬德 刊期: 2013- 15

  • 控制牙周炎对拔牙后牙槽嵴高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拔牙后,控制牙周炎的治疗措施对拔牙后牙槽嵴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因牙周病致牙齿三度松动需拔牙后行系统牙周病治疗的病例,拔牙前行全口牙周病洁治后,拔出患牙,拔牙后即刻刮除干净拔牙窝内及牙周袋内的炎症肉芽组织,拔牙后行牙周系统治疗,并于拔牙后3个月及6个月拍摄X线观察测量拔牙位点牙槽嵴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3个月时的牙槽嵴高度较拔牙前X线有所降低,约0.32mm(P<0.05......

    作者:张新;刘艳丽 刊期: 2013- 15

  • 上颌第二乳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乳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mesiobuccalrootcana1,MB2)的临床发现率.方法: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的发育沟或暗线,研究上颌第二乳磨牙MB2的临床发现率.结果:54例患者共56颗上颌第二乳磨牙,其中有26颗存在MB2,发现率为46.43%.临床发现率在性别及牙位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上颌第二乳磨牙中MB2有较高的发现率,临床上应注意探查以免......

    作者:余锦锦;方进华 刊期: 2013- 15

  • 832名35~54岁成年人前牙磨损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当代成年人的前牙磨损特征.方法:以832名35~54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前牙磨损指数,并对年龄、性别、有无磨牙症史及饮食习惯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前牙重度磨损发生率34.67%;②45~54岁年龄组前牙平均磨损指数高于35~44岁年龄组(P<0.05);③男性前牙平均磨损指数高于女性(P<0.05);④前牙磨损指数与磨牙症、酗酒关系密切(P<0.05).结论:①前牙磨损具有明......

    作者:王珺;吉凯 刊期: 2013- 15

  • 电灼光理疗治疗中重度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全身免疫系统性疾病,单一疗法在临床上往往存在周期长、治愈率低等缺点[1].以往我们对于复方性口腔溃疡主要采取单纯的药物治疗,随着治疗手段的增加目前已有很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联合治疗复发性溃疡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电灼光理疗作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否能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带来新的进展,我院牙周粘膜科基于此也开展了一些工作,收集了从2011年5月~2......

    作者:刘玲侠;袁焕焕;王欣;李晓琳;周慧霞;刘蕊 刊期: 201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