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8年第8期文章
  • 双层面两阶梯递进式接力提升面中部除皱术

    目的:探讨颞部双层面分离、固定除皱术递进式接力于中面部,双层面分离后提升固定,两阶梯复合术式在面中部年轻化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应用颞部皮下和颞中筋膜下双层面分离颞部除皱术接力于下睑皮下和眼轮匝肌下,直到眶下部骨膜浅层的双层面分离,眶肌筋膜韧带(王韧带)松解、切断,提升,并将王韧带固定于眶外侧骨膜或外眦韧带上,解决中老年人面中部皮肤和眼轮匝肌松弛、皱纹.眶隔脂肪突出等老化问题.9例患者因泪槽畸形而同......

    作者:高俊明;刘中策;周鹏起;冷奎仿;黄威 刊期: 2008- 08

  • 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体表肿瘤术后缺损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体表良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4年8月~2007年10月,对我科10例体表良性肿瘤患者,采取病变周围正常部位皮肤软组织内,置入扩张器,进行常规注水扩张,获得足够的额外皮肤,二期手术时彻底切除病变,应用扩张后多余的组织修复缺损.结果:术后随访分别为3月~2年,无肿瘤复发.修复部位的组织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基本一致,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结论:病变周围正常皮肤软组......

    作者:王继华;肖鸿;张景波;郭群;杨云;杜永贵 刊期: 2008- 08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对226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和病理检查,并采用手术直视下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去除术等综合治疗手段,通过对接受注射者症状,体征归纳总结,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及同时置入假体的适应证.结果:本组226例治疗效果基本满意.MRI复查显示无明显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其中61例......

    作者:汪海滨;孙中生;徐翔;罗盛康 刊期: 2008- 08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预防会阴侧切术并发症中的运用

    会阴侧切是产科助产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目的为避免严重的会阴裂伤及克服分娩阻滞.会阴侧切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感染和疼痛,还有线头反应、切口裂开、瘢痕增生、搔痒、性交痛等并发症.金因肽主要活性成分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rhEGF),具有提供组织再生与修复的基础,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预防和减少瘢痕形成,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的功能,为评价其对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我们对此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毅;马剑芬;张映辉 刊期: 2008- 08

  • 简易负压技术治疗下肢皮肤慢性溃疡

    肢体血供不良、全身营养低下、糖尿病等因素是导致皮肤慢性溃疡,创面难愈的主要原因.创面封闭负压治疗技术的问世,为治疗此类创面提供了新的方法.2006年1月以来,我科收治伴或不伴有软组织严重缺损、骨外露慢性溃疡创面7例,采用简易负压技术治疗,使创面感染获的有效控制,并促进了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经换药或二期游离植皮、局部皮瓣转移手术,创面得以良好修复.肢体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姜疆;刘毅;陈黎明;杨雪丽 刊期: 2008- 08

  • 康宁克通与维生素E联合应用预防隆乳术后乳房硬化

    目的:观察康宁克通与维生素E联合应用对预防隆乳术后乳房硬化(纤维包膜挛缩)的效果.方法:对112例隆乳患者术后于胸大肌后腔穴内灌注康宁克通混悬液,并服用维生素E胶丸;另设同等数量对照组.结果:治疗组112例(224个乳房)仅有4例(6个乳房)发生硬化(硬化率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例(40个乳房)/112例(224个乳房),硬化率17.85%,P......

    作者:黎宁;陈彦伟;池刚毅;李峰;覃春丽 刊期: 2008- 08

  • 小切口乳腺组织环形荷包法矫治重度乳头内陷

    先天性乳头内陷常需手术矫治,轻中度乳头内陷修复通常比较容易,而重度乳头内陷修复较难.2006年11月~2007年10月,我科采用小切口乳腺组织环行荷包法矫治重度乳头内陷11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辉;张继忠 刊期: 2008- 08

  • 三种供皮区创面保护方法综合比较

    目的:对临床上常用的三种供皮区处理方法进行比较,探索佳的供皮区保护方法,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三种供皮区面积小于10cm×10cm的创面保护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愈合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自体中厚皮片拉拢回植法可有效促进供皮区创面愈合(P......

    作者:任力;牛扶幼;王喜梅;崔正军 刊期: 2008- 08

  •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月国)窝瘢痕挛缩

    下肢尤其膝关节胭窝及附近瘢痕挛缩是下肢创伤、烧伤后处理不当常见的并发症.瘢痕挛缩轻症者采用植皮及局部皮瓣松解,解除挛缩恢复功能.皮肤皮下深部软组织缺损,导致肌腱、骨组织裸露的重症者,植皮既使存活但挛缩很快复发,且大多数情况的瘢痕周围组织多有不同程度损伤,影响局部皮瓣的应用,另外局部皮瓣提供覆盖面有限,鉴于此,笔者自2003年3月~2008年3月利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严重的胭窝瘢痕挛缩,效果满意......

    作者:张鹏;张卫国;胡永璐 刊期: 2008- 08

  • 射频治疗腹部妊娠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技术在治疗腹部妊娠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射频治疗仪对17例妊娠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能量200~600J,5次为一疗程,治疗前后给患者拍照,并观察疗效.结果:共治疗17例患者,16例治疗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4%,未出现任何皮肤灼伤等并发症.结论:射频治疗技术无创、安全,是治疗腹部妊娠纹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陈红艳;陈辉;唐微波;杜洁;炊亚娟;薛秋菊 刊期: 200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