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7年第09期

乙状结肠和口腔黏膜在MRKH患者阴道再造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侯俊杰;马勇光;张洁;杨欣;袁炯;李健宁

关键词:MRKH综合征, 阴道再造, 乙状结肠, 口腔黏膜微粒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乙状结肠法和口腔黏膜法在先天性无阴道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MRKH综合征)患者阴道再造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并接受手术治疗的MRKH综合征患者共2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法和口腔黏膜微粒移植法阴道再造法,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短缩或狭窄情况、内壁黏膜情况及阴道湿润程度评分.结果:腹腔镜辅助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组11例,术后18个月阴道外口无狭窄,无缩短,内壁黏膜完整、红润,腹壁可见4处穿刺孔遗留的较小瘢痕,无明显增生样改变;口腔黏膜微粒移植组10例,术后3个月随访,再造阴道内30%无黏膜微粒覆盖,经换药后大部分区域在术后6个月可通过周围黏膜爬行覆盖,术后18个月8例患者再造阴道存在3~5cm的短缩.乙状结肠组手术时间(160±18)min大于口腔黏膜组(90±1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状结肠组术中出血量(100±20)ml大于口腔黏膜组(50±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造阴道狭窄和短缩程度方面,口腔黏膜组(4±1.1)cm较乙状结肠组(2±0.4)cm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结肠组再造阴道湿润度评分(7.6±0.6)分优于口腔黏膜组(5.5±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腔黏膜微粒移植法比较,腹腔镜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阴道再造术功能重建效果更为理想.
0.0218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