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局部注射VEGF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重组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rVEGF)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探讨VEGF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牵引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实验中分别将rrVEGF及生理盐水注射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右侧上颌第一磨牙腭侧的骨粘膜下,于实验前3天开始注射,每3天一次.分别在加力1、3、7、14、21天后记录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然后将各组动物处死,用HE染色观察牙......
作者:刘建林;林珠;李永明 刊期: 2004- 03
-
异亮氨酸对人腮腺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亮氨酸对人腮腺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在人腮腺细胞(humansalivaryglandscells,HSGCs)体外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为0.5、0.75、1.0、1.25、1.5、2.0mmol/L的异亮氨酸,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寻找适生长浓度,未加异亮氨酸组为对照;应用噻唑盐比色测定法(MTT法)观察异亮氨酸对HSGCs增殖的影响: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传代培养细胞生长情况......
作者:王鑫;孙沫逸;储庆;杨耀武;孙文斌 刊期: 2004- 03
-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3、7mRNA表达的调控机制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影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Smad3、7mRNA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用放线菌酮(CHX)和放线菌素D预处理KFB,以分别阻断KFB内源性蛋白质的合成及mRNA合成.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3、7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CHX预处理后,KFB的Smad3mRNA表达轻度上调,并完全抑制了TGF-β1对KFBSmad3mRNA的下调作用(P......
作者:杨力;柴玉波;李荟元;郭树忠;韩岩;张琳西 刊期: 2004- 03
-
Hyaluronan对创面组织中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Hyaluronan对创面愈合组织中的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型猪背部的去中厚皮片创面(共128个)分为实验组和自身对照组,在实验组创面上分别应用0.5%、1.0%及2.0%的Hyaluronan,测定术后第3、7、14、28天各创面愈合组织中的bFGF及EGF含量.结果:Hyaluronan能促进创面愈合组织中EGF含量的增加,同时能相对抑制愈合组织中bFGF的增加.结论:Hya......
作者:何祯平;孙广慈;王原路;刘小婷 刊期: 2004- 03
-
pCDNA3.0载体介导METH1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
目的:研究METH1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METH1,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中.体外扩增HUVEC,采用MTT法检测HepG2/METH1及HepG2培养的上清对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的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METH1,并在HepG2中稳定表达.MTT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epG2/METH1......
作者:张阳;鲁开化;宋革;裴兆辉;郭树忠;雷永红;夏文森;张琳西 刊期: 2004- 03
-
Langerhans细胞与瘢痕疙瘩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痕疙瘩(Keloid)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病理现象,常见于皮肤,罕见于角膜、上睑、手掌、足底、阴茎、阴囊等部位[1].瘢痕疙瘩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年来人们一直不断探索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学说众多[2~3].虽然令人信服的病因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经过国内外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多年研究有所进展.近年有研究表明[4],表皮Langerhans细胞是一具有IgE-Fc受体、IgG-Fc受体、C3受体及Ia......
作者:王少华;刘斌;吴新明 刊期: 2004- 03
-
端粒、端粒酶与病理性瘢痕
皮肤创伤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是美容、整形外科棘手的题之一,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在组织学上,两者十分相似,胶原结节HS中较K中少,但细胞的形态相似;实验室的多种检查观察结果两者虽有一定的差别,但没有一个绝对的指标;临床检查多见增生性瘢痕不超过原损伤范围,而瘢痕疙瘩超出原损伤范围,边缘向正常皮肤侵袭,持续很久且不断扩大,损伤中心常可......
作者:谢文洪;刘伟 刊期: 2004- 03
-
下颌角肥大的外科治疗进展
下颌角肥大(Prominentmandibularangle)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方形脸”或“梯形脸”。由于这种宽脸畸形并不符合黄金分割比,即1:0.618[1],所以,在医学美学上称之为不美脸形。下颌角肥大整形术是一项经典的面部轮廓美容术,此手术在我国已相当盛行,手术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本文就近年来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莉;王标 刊期: 2004- 03
-
组织工程原理在移植治疗白癜风中的应用
白癜风多发而且难治.业已证实白斑部位表皮中黑素细胞减少或者缺乏,移植补充黑素细胞是个有效疗法[1].常规办法是在白斑区通过机械磨削、激光磨削方法除去部分表皮,或者用负压、液氮、干冰等方法发疱[2,4],除去疱皮后制成移植床;然后把正常部位含黑素细胞的皮片或者疱皮贴附在移植床上.近年来出现表皮细胞混悬液移植和培养的纯黑素细胞移植等[2,5],比以往方法治疗后白斑区恢复的颜色更均匀.培养的黑素细胞移植......
作者:卢涛;赵小东;高天文;金岩 刊期: 2004- 03
-
毛乳头细胞在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1毛乳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1毛乳头的结构形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大多数毛乳头(dermalpapilla,DP)呈梨形,是由结缔组织和一细胞群组成的一个小瘤样的结构,位于毛囊的底部.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毛乳头细胞的胞核内可见棒状物质.除毛乳头细胞外,毛乳头中还含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随着毛囊的周期性循环,毛乳头的形态也发生着周期性的改变.在毛发生长期,毛......
作者:蔡湘娜;李宇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玉米须临床应用举隅
- 2 浅谈申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的做法与体会
- 3 急诊科“三无”病人的应急救治与人文关怀体会
- 4 上颌斜导加唇栅矫治器在替牙期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 5 ERCP在梗阻性黄疸病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护理体会
- 6 不同浓度枸橼酸他莫西芬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成脂后生长状态的影响
- 7 甲型血友病患儿瘢痕切除整复术围手术期处理
- 8 睑袋形成原因分析及整复术式探讨
- 9 对缩短椅旁工作时间正畸种植支抗方法的分析
- 10 TNF-α对根尖乳头干细胞与牙周膜干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 11 隆乳术后皮肤坏死1例的处理体会
- 12 逆行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对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 13 电子处方在我院门诊的应用
- 14 两种加载方式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15 小儿内科病区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情况分析
- 16 吸痰连接管接头两种存放方式对其清洁度的影响
- 17 三种方法修复唇癌术后缺损的临床观察
- 18 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还原型谷胱甘肽以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短期疗效观察
- 19 新医改背景下军队医院医保管理对策
- 20 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