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纳米微囊-VEGF复合体对创伤组织中VEGF、受体KDR的表达及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纳米微囊-VEGF复合体对创伤组织中VEGF、受体KDR以及微血管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纳米微囊-VEGF复合体作用于兔耳慢性创面,利用反转录PCR方法观察各组术后1、3、7、10、14天创面组织中VEGF及KDRmRNA表达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及微血管的变化.结果:VEGFmRNA在Nw(非缺血创面纽)和CW+VEG......
作者:彭湃;郭树忠;夏文森;易成刚;张卫民 刊期: 2007- 04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组织工程化脱细胞真皮基质构建组织工程皮肤
目的:体外培养扩增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复合组织工程化脱细胞真皮基质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将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后,以生长状态良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制备好的组织工程化脱细胞真皮支架上,进行体外联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皮肤.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组织工程皮肤结构.结果:体外......
作者:耿献辉;余春艳;邓志宏;张勇杰;陆伟;温宁;薛洁;张锐红;康晓军;金岩 刊期: 2007- 04
-
DOC-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目的:克隆DOC-1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纯化出其重组蛋白.方法:从人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DOC-1的CDS序列,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该基因片段依次克隆到pMD18-T和pGEX-4T-1载体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DOC-1,经酶切、测序鉴定后,用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用IPTG诱导表达,GlutathioneSep......
作者:邵小钧;孙沫逸;李连科;陈伟;杨耀武;李建虎 刊期: 2007- 04
-
血管紧张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Ⅱ型受体阻断剂和钙调神经磷酸激酶(CaN)的阻滞剂环胞素A(CsA)对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将一定浓度的AngⅡ(10-9~105mmol/L),和hngⅡ10-6mmol/L加上不同阻滞剂losartan、PD123319、环胞素A(浓度均为10-5mmol/L)加入......
作者:陈艳清;李世荣;曹川;冯智;夏珊;李丹 刊期: 2007- 04
-
移植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
肌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常见的临床应用广泛的修复重建方法之一,它能有效修复组织(器官)缺损、促进组织(器官)再生,重建功能、改善外形,大限度地使结构、功能和形态完美结合.肌皮瓣能否成活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但在肌皮瓣移植过程中发生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影响移植肌皮瓣存活的重要因素.......
作者:方薛泉;黄渭清 刊期: 2007- 04
-
面部脂肪移植并发症的预防
自体脂肪来源丰富,是良好的软组织充填材料.1893年,Neuber第一次报道了自体脂肪移植的修复方法.1910年,Lexer将它引入到半面部萎缩、面部凹陷等方面的治疗.现在已广泛地用于面体部的凹陷、面部消瘦或老化及唇、乳房、阴茎的增大等方面的治疗.其中,面部的脂肪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部位,被认为是面部软组织充填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受到了广泛肯定.......
作者:郑丹宁;谢芸;李青峰 刊期: 2007- 04
-
牵引成骨术在面中份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牵引成骨(distractionosteogensis,DO)指在保留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前提下,在骨缝处或截开骨段,用牵引装置按一定的速度和频率牵开,因此产生骨间隙形成新骨,以达到使骨延长或增宽的目的.骨牵引术起源于欧洲,1905年意大利学者AlessandroCodivilla将股骨干截断,跟骨牵引进行股骨延长,他的研究开创了牵引成骨术的先河.......
作者:唐蓉;张智勇 刊期: 2007- 04
-
瘤周环扎联合平阳霉素瘤体注射治疗血管瘤
目的:探讨瘤周环形缝合结扎联合瘤体内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方法,评价其优缺点.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的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患者共93例,分为三组:联合组31例,行瘤周环扎联合瘤体平阳霉素注射;单纯注射组31例,行单纯瘤体内平阳霉素注射;单纯瘤周环扎组31例,患者行单纯瘤周环扎.通过疗程的长短及治愈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疗程较单纯注射组短(P<0.05),而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注射组......
作者:刘嘉锋;孙家明;张一鸣;李小丹 刊期: 2007- 04
-
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及植皮术后皮肤色素沉着21例
烧伤及创伤后的局部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游离皮肤移植后也常产生色素改变,皮肤色泽加深呈浅褐色甚至棕色,形成不良的外观并影响植皮的手术效果[1].这种外伤性皮肤色素异常有碍美观,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痛苦.而强脉冲光(IntensePulsedLight,IPL)已成功用于治疗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包括雀斑、老年斑、咖啡斑、痤疮后色素沉......
作者:曹川;李世荣;邓向东;李晓格;刘怡;贺丽萍 刊期: 2007- 04
-
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深部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有增加的趋势.Mulliken和Glowacki[1]根据血管病变的细胞动力学,结合物理检查和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点将血管瘤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但在我国基本沿用Virchow分类,将血管瘤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多见,临床常采用硬化治疗.2004年1月~2006年11月,我们在超声引导下定位深部软组织海......
作者:唐建兵;李勤;程飚;杨光成;陈葵;王学艺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皮肤色素沉着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2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儿童烧伤创面的效果研究
- 3 急诊护士小组会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 4 个体化健康管理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 5 整形美容就医者的个性化口腔护理
- 6 糖尿病院内感染护理体会
- 7 健脾利湿针推法对痰湿体质量化积分及肥胖指标的影响
- 8 肉芽肿性甲状腺炎针吸细胞学诊断与治疗分析(附34例报告)
- 9 得宝松联合丹芎瘢痕涂膜治疗面颈部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 10 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42例分析
- 11 超声诊断在注射式美容术后失败修复中的作用
- 12 探讨适合东亚人的切开法动态重睑成形术
- 13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腋臭疗效分析
- 14 金栀洁龈含漱液熏蒸联合洁悠神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 15 100例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血常规分析
- 16 整形原则I期修复皮肤撕脱伤的效果探讨
- 17 两种翼状胬肉手术的治疗效果与护理研究分析
- 18 以鼻中隔软骨为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在鼻尖整形中的应用
- 19 鼻侧Medpor假体置入矫正单侧唇裂术后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
- 20 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