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经乳晕切口乳房缩小术
女性乳房肥大、松垂是美容外科常见的病症.乳房过大、过重可引起肩颈背部疼痛、颈椎病、甚至臂丛神经损伤及乳房下皱襞湿疹、糜烂,并且体态臃肿、行动不便、影响社交,常造成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或心理损伤.笔者自2002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乳晕外缘切口局部麻醉下行乳房缩小术36例,效果满意.......
作者:李长江;王金红;俞国宝 刊期: 2007- 05
-
胶原蛋白海绵在皮肤扩张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海绵在皮肤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个)皮肤扩张器埋置和50例(个)皮肤扩张器取出及15例自身对照的病例组,应用胶原蛋白海绵术中贴敷于渗血创面,术后观察其吸收、止血效果.结果:术中渗血于2~10min内停止,病例组中无血肿发生,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结论:在皮肤扩张术中胶原蛋白海绵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止血材料.......
作者:张超;王欢;刘春军;张易;刘柳;陈莹;李太颖;王连召;蔡国斌;陈光宇 刊期: 2007- 05
-
腋臭皮下搔刮术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腋臭的治疗方法较多,一般以手术为主.手术后常出现如血肿、局部坏死、局部麻木、腋神经损伤和难治性腋臭等并发症.本文就腋臭术后的并发症处理情况作一探讨.......
作者:王圣林;黄伟青;沈建芬 刊期: 2007- 05
-
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术的体会
目的:评价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经验.方法:对15例肥胖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体外超声吸脂术(其中腰腹部6例,大腿部9例),记录注入肿胀液量、吸出纯脂肪量,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血液成分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吸出脂肪量3300~4800ml,平均4100ml;11例短期内均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皮肤、粘膜苍白,心悸,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纳差,......
作者:石冰;占华;刘洋;刘芳华;谭家祺 刊期: 2007- 05
-
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简易取皮鼓及其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简易取皮鼓及其使用方法.方法:在一次性注射器的针筒壁上作三道平行透壁沟槽,用于固定皮片,使得皮片紧贴于注射器针筒外壁上,再以手术刀徒手取皮,根据需要切取皮片.结果: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取皮鼓取皮不需要粘合剂,可以按要求切取各种大小及厚度的皮片.结论:以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取皮鼓,取材广泛,制作简单,无需粘合剂,取皮速度快,适用范围广.......
作者:刘嘉锋;罗静;张一鸣;孙家明;王玉荣;冯晓玲;彭冲 刊期: 2007- 05
-
塑料颈枕矫治器推磨牙向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塑料颈枕矫治器推磨牙向后矫治的牙颌面变化.方法:替牙晚期及恒牙早期上颌牙弓内轻、中度拥挤的患者32例(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10~13岁.采用Cetlin等人推磨牙向后的方法,平均推磨牙的治疗时间为5.3月.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为研究手段.结果:塑料颈枕矫治器治疗后软组织、骨组织方面无明显改变.牙齿方面U1-NA(°)、U1-NA(mm)分别增加4.33°、2.16mm(P<0.05......
作者:司新芹;周洪;王晓荣;李湘琳 刊期: 2007- 05
-
Twinblock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硬组织改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硬组织学的改变.方法:选择19例下颌后缩、上颌基本正常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年龄10~13岁,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并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治疗前后面型明显改善,SNB、LI-MP、Go-Co、Go-Gn显著性增大(P<0.01);SNA、ANB......
作者:陈卓;赵曼;刘惠莉 刊期: 2007- 05
-
T型曲作用下上颌三维有限元应力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T型曲作用下上颌各牙齿的位移趋势和牙根及牙周支持组织内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中合理选用矫活力系统以便有效地控制牙齿移动类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标准T型曲打开1mm情况下牙齿初始位移和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T型曲作用下前、后牙段均有伸长且各牙均表现为倾斜移动,冠部大于根部.结论:①在T型曲作用下前后牙段各牙的应力分布规律......
作者:张智勇;周洪;刘明智;刘海东 刊期: 2007- 05
-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应用MEAW技术治疗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12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疗效.结果: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建.通过A点的前移,下磨牙的直立和远中移动使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盖关系明显改善.下前牙舌向移动和升高,......
作者:牟明奎;李瑛;邵玶;展望;曹宇皎 刊期: 2007- 05
-
替牙(牙合)期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治疗20例
替牙(牙合)期上中切牙埋伏扭转导致牙列不齐,牙列关系紊乱,邻牙根吸收等,阻生的牙囊可形成囊肿,对功能和美观都有较大影响,是正畸临床疑难病症之一.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患者20例,采用再植、正畸的方法,达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辉 刊期: 2007- 05
动态资讯
-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 2 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对黄褐斑体表温度与黑素指数的影响
- 3 医保卡使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 4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6例经验总结
- 5 灾害护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6 舒芬太尼和曲马多分别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小儿术中术后镇痛的研究
- 7 皮瓣修复截瘫褥疮创面术后配合针刺治疗对其肺功能的影响
- 8 毕Ⅱ式胃肠旁路术治疗重度肥胖
- 9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逆行胫后动脉皮支蒂复合瓣在足跟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 10 18F-FDG显像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不同部位转移复发中的应用
- 11 下颌神经管的分体重建
- 12 胆道支架置入术结合动脉化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附19例报告)
- 13 监护室老年病人的护理特点
- 14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在下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 15 Hyaluronan对创面组织中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 16 晚发型太田痣一例报道
- 17 点阵Nd:YAG激光预处理促进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的临床研究
- 18 不同粘结剂对烤瓷冠边缘致龋菌定植变化的影响研究
- 19 5位非炎性痤疮病人应用结肠水疗仪的临床观察
- 20 选区激光烧结技术在单侧陈旧性颧骨复合体骨折整形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