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瘢痕疙瘩中的异常表达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kB]信号转导通路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以探讨瘢痕疙瘩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免疫组化、RT-PCR、TransAMTMNF-κBp65Kit,分析15例瘢痕疙瘩组织以及10例正常皮肤标本中NF-κBp65以及其上游抑制因子IκB-α转录、翻译以及DNA结合活性水平.结果:NF-κBp65以及DNA结合活性在瘢痕疙瘩中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其抑制因子IκB......
作者:朱桂英;张捷;蔡景龙 刊期: 2008- 11
-
鼻唇部连续组织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目的:通过获取鼻唇部连续组织切片图像,初步建立可视化虚拟三维唇鼻模型.方法:将鼻唇部组织标本行连续切片,染色后用数码相机获取切片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及重建后可视化应用.结果:成功探索大块组织标本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重建出的鼻唇部数字化模型有良好的展示特性并可进行简单的可视化应用.结论:运用三维重建软件将连续组织切片进行三维重建及可视化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王蕾蕾;赵振民;汤臣;尹宁北;庄强;王春燕;吴宏志;刘灿;武星 刊期: 2008- 11
-
JAK-STATs通路在CTGF刺激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JAK-STATs是否参与CTGF刺激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ureanhyportrophicscarfibroblast,hHSF)增殖分化过程.方法:原代培养hHSF,将其分为①对照组:hHSF组;②CTGF刺激hHSF组.取0min、5min、10min、20min、30min,45min、60min、90min八个时相点,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时相点JAK1、......
作者:陶灵;李世荣;刘剑毅;戴霞;李喆;毋巨龙 刊期: 2008- 11
-
低剂量长波紫外线诱导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适应性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低剂量长波紫外线诱导培养人皮肤戍纤维细胞适应性反应的程度及特点.方法:以具有致死作用的86.4J/cm2UVA照射经7.2J/cm2低剂量UVA单次或多次预照射的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比例,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的程度.结果:单次或多次7.2J/cm2UVA预照射,随后86.4J/cm2UVA照射,观察其对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
作者:刘仲荣;杨慧兰;梁洁;王捷 刊期: 2008- 11
-
他克莫司局部用药在异体复合组织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在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后局部应用他克莫司预防免疫排斥的效果.方法:以Lewis鼠和BrownNorway鼠为实验动物,进行腹部游离皮瓣异体移植,其中BrownNorway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实验分为3组:全身用药组(A组),局部用药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在移植术后10天内均先给予腹腔注射环胞素A(20mg/kg/天),此后A组继续全身用药,而B组和C组仅在皮瓣局部分别......
作者:潘华;王璐;张旭东;刘丹;刘垠;郭树忠 刊期: 2008- 11
-
c-kit受体在黄褐斑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c-kit受体在色素性疾病中的表达,初步认识c-kit受体在黄褐斑色素沉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黄褐斑(实验组)皮损,以黑变病(对照组1)及炎症后色素沉着(对照组2)皮损为对照,利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kit受体在黄褐斑、黑变病及炎症后色素沉着皮损中的分布与表达,使用显微图像分析法,进行染色后的病理图像形态学定量分析,检测各组标本中c-kit受体的平均积分光密度(OPTDM),并......
作者:李菲;赵广;孟如松;郭广进;马慧军;申宇鸿 刊期: 2008- 11
-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DF-1、CXCR4的表达
目的:检测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DF-1、CXCR4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8例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30例,瘢痕疙瘩28例)、30例非病理性癜痕及28例正常皮肤组织中SDF-1、CXCR4的表述.结果:SDF-I在病理性瘢痕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非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P......
作者:杨智勇;王喜梅;牛扶幼;任力 刊期: 2008- 11
-
病理性瘢痕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分别取正常皮肤20例、成熟瘢痕20例、增生性瘢痕20例和瘢痕疙瘩20例标本,经HE染色、原位杂交(SABC法)染色,用图象分析系统定量分析CTGF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结果:CTGF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瘢痕疙瘩边缘正常皮肤中呈强阳性表达,......
作者:王勇;王少华;唐胜建;李健;王燕华;吕建平;李记森 刊期: 2008- 11
-
痤疮的光学治疗
痤疮的治疗虽然已经有多种口服及局部用药可以应用,但多数未能达到预期的疗效且出现各种不良反应[1].近年来,各种类型光学仪器在痤疮治疗上的应用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蓝光、红光、紫光、紫外线以及激光治疗对于减少痤疮皮损的个数有效[2-4].与药物相比较而言,光疗法起效快、疗程短、安全、不良反应少.本文就痤疮光疗的生物学原理、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王丹妮;杨春俊;张学军 刊期: 2008- 11
-
萝卜硫素的皮肤光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临床和生物学研究提示,日光中的紫外线(UV)是一种完全致癌物,短期集中或长期间断紫外线辐射可引起皮肤损伤,尤其是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线(UVB)与各种皮肤病包括光老化、皮肤炎症和皮肤癌密切相关[1].近年来,对富含多种芥子苷(glucosinolates,简称GLs)成分的十字花科芸苔属蔬菜进行了研究,发现芥子苷的酶解成分-萝卜硫素(sulforaphen,简称SF)具有防止皮肤癌的潜能,同......
作者:黄静红;李德如 刊期: 2008- 11
动态资讯
- 1 65例80岁以上老年人急腹症外科手术评价
- 2 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观察
- 3 中药在声带息肉喉显微术后的疗效观察
- 4 不同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
- 5 穴位按摩与针灸在预防剖腹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 6 颗粒脂肪移植术46例临床总结
- 7 全臀弹性加压包扎法及其在Ⅳ期臀部压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 8 舒适护理在高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 9 Meta分析树脂充填、嵌体修复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
- 10 2例结肠造口患者的术后造口处的护理及粪便的收集
- 11 股疝14例诊治总结
- 12 532nm激光治疗初发期及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 13 影响距骨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14 改良腭咽成型术治疗鼾症19例
- 15 CEREC椅旁全瓷系统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 16 颅骨缺损86例修补手术体会
- 17 电子胃镜下治疗胃息肉37例护理体会
- 18 《中国美容医学》来稿要求
- 19 保定市农村健康人群乙肝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20 肿瘤科PICC护理记录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