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实用光老化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光老化动物模型造模过程中的各个关健因素,确定实用的造模方法.方法:用电推剪剃除大鼠背部预定部位的毛,将大鼠置于专用固定器中,每天10min,用SS-03AB型紫外线光疗仪(UVA:340-400nm;UVB:260~350nm)连续照射60天,第61天处死大鼠,照射部位皮肤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造模效果,并结合实践总结造模经验.结果:与空白组大鼠皮肤相比较,模型组呈现表皮层厚薄不一,......
作者:郭鲁义;李春雨;张宁;杨智荣 刊期: 2008- 02
-
尿道下裂患者SOX9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SOX9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SOX9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结果:在实验组尿道下裂患者和对照组的SOX9基因外显子片段中,我们未发现任何位点的突变.只是在外显子3的3'UTR发现了1个SNPA/C,经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OX9基因在性别分化的初期起作用,其变异直接影响性别取向,结果导致两......
作者:徐家杰;范巨峰;李森恺;李强;滕利;冯国平;靳小雷;季滢;王艳萍;沈岩 刊期: 2008- 02
-
针对SP1的圈套寡脱氧核苷酸抑制NIH3T3细胞活力和Ⅲα1胶原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针对转录因子SP1的圈套寡脱氧核苷酸(Decoy-Oligodeoxynucleotide,Decoy-ODN)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活力和Ⅲα1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圈套寡脱氧核苷酸用于病理性瘢痕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及机理.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P1的特异性哑铃形Decoy-ODN.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ODN转染效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作者:张世新;杨松林;万伟东;史毅;邓辰亮;金由辛 刊期: 2008- 02
-
增龄因素对鼠正畸牙牙周组织骨保护素配体表达及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
目的:比较幼年鼠和成年鼠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骨保护素配体(OPGL)表达及破骨细胞生成的不同,探讨增龄因素对正畸骨改建影响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牵引不同年龄大鼠右上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建立正畸牙齿移动模型,于牙齿移动1,3,5,7,10,14天及14天时去除正畸力1周后取材,免疫组化检测压力侧牙周组织OPGL及破骨细胞的表达.结果:①牙齿移动3天时,幼年鼠压力侧OPGL的表达明显增强;而成年鼠此时O......
作者:程继光;孙少宣;范蓬;唐丽丽;周健;王元银 刊期: 2008- 02
-
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为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s)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体皮肤Fbs的体外培养以及Fbs对凹陷性创伤模型的修复,从细胞水平和整体动物水平对自体Fbs在凹陷性瘢痕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注射细胞侧皮肤真皮层中Fbs数量及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阳性表达均较瘢痕对照侧多而浓重,而且Ⅰ型胶原阳性表达比Ⅲ型更明显.结论:回注到凹陷性瘢痕真皮层内的自体Fb......
作者:赵娟;李相军;于晓艳;苗春生;罗际巡;高海成;任立群 刊期: 2008- 02
-
妊娠纹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妊娠纹是(striaegravidarum)膨胀纹(Striaedistensae,or'stretchmarks')的一种,发生于怀孕期间,表现为胸部、腹部、臀部和大腿的萎缩性条索状皮肤改变.早期表现为暗红色或紫红色的条纹,然后色素脱失、萎缩,后稳定后呈现出一种白色或银色的皮肤损害[1].......
作者:鲁楠;李青峰 刊期: 2008- 02
-
膀胱外翻中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进展
膀胱外翻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10000~1/5000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约为2~5:1[1].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壁和膀胱前壁缺如,膀胱后壁外翻,男性尿道背侧壁缺如即尿道上裂,女性阴蒂对裂,阴唇阴阜分开.......
作者:吕淑贞;李养群;范巨峰 刊期: 2008- 02
-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从病理学上,瘢痕(scar)可以分为正常瘢痕(normalscar)和病理性瘢痕(abnormalscar)两大类,而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这两种病理性瘢痕除了在形态学、组织病理学上存在差异之外,治疗上的差别也很明显.......
作者:潘华;郭树忠 刊期: 2008- 02
-
国外美容医学新动态
......
作者: 刊期: 2008- 02
-
与美容相关的皮肤结构特点
皮肤被覆于整个人体表面,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除了保护机体免受外界各种因素的伤害外,又是反映全身健康状态及容貌美的一面镜子.而皮肤的健美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现阐述如下.......
作者:孙素姣;何黎 刊期: 2008- 02
动态资讯
- 1 一例脑萎缩合并肠瘘患儿术后的护理体会
- 2 避免牙根折裂误诊新方法的临床初探
- 3 三种不同皮瓣在血流桥接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中的疗效分析
- 4 复发性胬肉的手术治疗
- 5 角质形成细胞源促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研究
- 6 问卷调查对患者出院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7 虫草素在护肤领域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 8 面颈部瘢痕切除植皮后癔病性失音一例
- 9 肌苷片的处方优化
- 10 窄蒂皮瓣移植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 11 激光除皱术--激光美容系列讲座五
- 12 计算机3D打印模型辅助下的下颌骨骨折手术效果研究
- 13 8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 14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15 炎琥宁保留灌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 16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 17 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伴睑内翻倒睫的手术治疗
- 18 个性化纯钛假体矫治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临床应用
- 19 叫号系统在儿外门诊的应用
- 20 外直肌旁入路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的临床初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