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1年第12期文章
  • 双侧侧壁埋线隆突法行阴道紧缩术

    目的:介绍一种创伤小但有效的阴道紧缩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双侧阴道侧壁粘膜下肌层内间断缝合三针,使阴道粘膜及肌层收紧并向阴道内形成隆突,缩小阴道内腔容积,加阴道口修补.结果:2005年~2011年手术15例,几乎无出血,无感染,无阴道及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无手术瘢痕,患者均满意.结论:双侧侧壁埋线隆突法行阴道紧缩术是改善阴道松弛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艾红梅;欧阳天祥 刊期: 2011- 12

  • 红外线照射对自体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患者的临床效用观察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对自体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自体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行红外线治疗,对照组44例不行红外线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移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总体满意度高于......

    作者:刘向文;代金荣;常秀芬 刊期: 2011- 12

  • 标准Edgewise技术+上颌斜面导板矫治AngleII2类错牙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Edgewise技术+上颌斜面导板矫治AngleII2类错(豁)的方法.方法:选取2003~2008年就诊于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的32例应用标准Edgewise技术+上颌斜面导板矫治的Angle类Ⅱ2错(矜)患者,对比其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结果:矫治后患者上下前牙突度正常,覆(铪)、覆盖正常,ANB减少(3.42±0.14)°,Y轴角减少(3.50±0.15)°,颏唇......

    作者:申志云;邬通生;米跃 刊期: 2011- 12

  • Metapex糊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Metapex糊剂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疗效.方法:Metapex糊剂对42例年轻患者48颗患牙进行根尖诱导,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Metapex糊剂的诱导效果,根尖周炎及根管形态对根尖形成类型的影响.结果:Metapex糊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有效率达100%,根尖周炎对根尖形成类型有显著影响,根管形态对根尖形成类型无显著影响.结论:Metapex糊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疗效良......

    作者:兰雪松;韩泽民 刊期: 2011- 12

  • 严重错殆畸形对11~14岁汉族儿童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

    目的:初步研究严重的错骀畸形对11~14岁汉族儿童口腔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病例组选择70例年龄为11~14岁的汉族儿童,正畸治疗需要量(Indexof0rthodonticTreatmentNeed,I0TN)牙齿健康部分(DentalHealthComponent,DHC)指数为4级或4级以上,正常骀组选取65例11~14岁的个别正常(骀)汉族儿童.应用一般项目表和简化11~14岁......

    作者:郭毅聪;米丛波;阿依江;热甫卡提·地力毛拉提;徐红 刊期: 2011- 12

  • 牙槽骨内前牙牙根折裂的临床治疗分析

    近年来随着工作、生活的高节奏,人们的交际、外出、体育运动、交通行为越来越多,颜面部的外伤有增多的趋势,其中以前牙外伤多见,前牙不但具有美观作用,而且还担负着切割食物、发音等功能,如果诊断治疗不当可造成患牙丧失.笔者对本院2008年12月~2010年2月以来62例前牙牙槽骨内根折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然;李凤和;马飞 刊期: 2011- 12

  • 二氧化碳弱激光照射减轻正畸治疗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C02弱激光局部照射减轻正畸治疗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固定矫治患者,激光照射组34例、对照组26例,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C02激光局部照射在矫治初始弓丝放置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应用C02弱激光局部照射组患者的正畸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C02激光局部照射可以减轻固定矫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

    作者:韩晶莹;刘丽媛;展望;陆晓丽;周珊;贾莉 刊期: 2011- 12

  • 正畸与修复联合应用治疗前牙冠折一例报道

    1临床资料某男,19岁,主诉前牙冠折两天影响美容要求治疗,于2008年12月12日前来就医.查:+1冠折,牙髓外漏,探痛明显,轻度叩痛,冷热刺激痛敏感,牙片显示:牙根完好,无根折,膜腔略增宽.全牙列检查:恒牙列,牙列式7+77+7,(6666+)中性关系,(8888+)初萌,部分包埋,+残冠唇侧倾斜,位于上(骀)唇侧牙弓外,(21+1)前牙拥挤4mm,(1+1)唇倾,(21+12)拥挤3mm,上、......

    作者:刘芳霞;李谆;霍丽 刊期: 2011- 12

  • 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冠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冠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65例前牙外伤冠折患者能够保留牙体者,行松动牙固定、根尖诱导成形术、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应用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桩冠修复,修复后1、3、6个月,1、3年定期复查,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随访3年内未见纤维桩折断,根折及根尖周病变,其中有1例纤维桩脱落,1例树脂冠松动,2例树脂冠脱落,1例牙齿变色,经过重新粘结或制作,均达到患者满意.结论:应......

    作者:宋冀晖;杜艳;周淑芳 刊期: 2011- 12

  • 石家庄地区替牙期未萌尖牙、前磨牙宽度和预测方程的建立

    目的:通过模型分析找到石家庄地区尖牙、前磨牙宽度和与其他牙齿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回归方程以预测未萌尖牙、前磨牙的宽度和.方法:取2008~2010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正畸科初诊患者的研究模型,按一定标准随机选出恒牙列模型322副,利用电子游标卡尺(精度0.0lmm)测量牙冠近远中径,并对测量值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上下颌中切牙同上颌第一磨牙的组合与尖牙、前磨牙宽度和的相关度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冠磊;崔佳;左艳萍;刘亚非;尉静;赵丽霞 刊期: 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