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2年第3期文章
  • ALA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对3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皮肤鳞状细胞癌进行了4~11次ALA-PDT治疗,并与经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复发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29例患者获完全缓解,临床治愈.经6~12月随访后,4例复发;对照组5例复发,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光动力组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对皮肤鳞状细胞癌尤其老年......

    作者:颉玉胜;陈燕;彭学标;范文成;宋维旭;瞿平原;魏翠萍 刊期: 2012- 03

  • 成都地区女性四季节唇红部皮肤生理状况的研究

    目的:观察年龄和季节对唇部干燥度和老化的影响.方法:将56名年龄20~50岁的成都地区女性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分为高、低年龄组,分别在秋、冬、春、夏四季节观察唇红部皮肤的干燥度、细纹、鳞屑、皲裂、弹性、饱满度及光泽度.结果:两年龄组唇红部干燥度、细纹、鳞屑有显著差别(P<0.05),高龄组比低龄组严重;弹性和光泽度低龄组显著好于高龄组(P<0.05);皲裂、饱满度两年龄组无差别(P>0.05)......

    作者:张蕾;张志明;王曦;王思宇;李朝霞;李利 刊期: 2012- 03

  • 胶原贴敷料联合2.5%吲哚美辛溶液治疗面部日晒伤疗效观察

    日晒伤又名日光性皮炎,为强烈日光照射后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是由于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在皮肤上发生的急性光毒性反应,多见于春末夏初.2010年4月~2011年10月,笔者科室采用胶原贴敷料联合2.5%吲哚美辛溶液治疗面部日晒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国煌 刊期: 2012- 03

  • 低浓度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硬化治疗唇部浅表静脉畸形

    目的:观察低浓度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硬化治疗唇部浅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笔者科室应用低浓度平阳霉素(0.5mg/ml)联合地塞米松(1mg/ml)硬化治疗唇部浅表静脉畸形患者68例,其中男29例,女39例,年龄13~69岁;病变范围小0.5cm×0.8cm,大3cm×2.4cm.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治疗的次数,2次治疗间隔15天.结果:68例患者少注射2次,多注射8......

    作者:白南;陈远征;王晋煌;吴琼;马东顺;柳大烈 刊期: 2012- 03

  • 单纯铜针留置和铜针留置结合环形缝扎治疗脉管畸形

    目的:探讨并总结铜针留置、铜针留置结合环形缝扎治疗脉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采用铜针留置、铜针留置结合环形缝扎治疗脉管畸形患者46例,其中静脉畸形43例,动、静脉畸形3例.治疗1~3次,其中第1次治疗41例,第2次治疗4例,第3次治疗1例,再次治疗至少间隔6个月.观察铜针留置治疗后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检测其中6例患者铜针留置治疗前及铜针留置治疗5天后血清铜及肝功能变化,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作者:宋维铭;薛文丽;吴佳君;王千文;郭鑫;王太玲;于浩;郑行跃;王佳琦 刊期: 2012- 03

  •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婴幼儿颌面部静脉畸形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患儿共204例,分为治疗组(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191例)和对照组(平阳霉素治疗,113例),均给瘤体内直接注射药物,间隔时间2周,4~6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中治愈186例,有效5例,无效0例,有效率97.38%;对照组中治愈103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有效率91.15%.经χ2检......

    作者:蒙喜永 刊期: 2012- 03

  • 高频电离子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疗效观察

    2008年9月~2010年6月,笔者科室应用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仪治疗68例面部皮脂腺囊肿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良 刊期: 2012- 03

  • 像素铒激光配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像素铒激光(2940nm)联合羟基乙酸(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像素铒激光和果酸换肤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质量浓度20%、35%的果酸对3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2~3周1次,5次为1个疗程;应用短脉宽像素铒激光对3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每2~3周1次,4次为1个疗程.两种方法交替使用,15天治疗1次.结果: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褐色斑逐渐变淡,MASI评分逐渐下降,有效......

    作者:刘梅;王娟;张杰;张元风 刊期: 2012- 03

  • 果酸预防点阵CO2激光治疗光老化皮肤术后色素沉着的观察

    目的:观察果酸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光老化皮肤术后色素沉着的变化.方法:招募15名健康受试者,并随机进行一侧面部果酸(20%)治疗.1周后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进行全面部的治疗,DeepFX能量10mJ,密度5%,光斑直径120μm,频率600Hz,不重复治疗.于使用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皮肤颜色及角质层含水量,并由医师及受试者各自进行疗效主观评分.结果:L值(皮肤亮度):果酸点阵激光联合治疗侧高于单一......

    作者:徐天华;刘佳;吴严;徐媛媛;罗瑶佳;高兴华;陈洪铎;李远宏 刊期: 2012- 03

  • 小切口联合埋线重睑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埋线重睑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设计重睑宽度,一般6~8mm,设计内、中、外三点.外侧点位于外眦内侧约5mm,以外侧点为中心设计长约5mm,位于重睑线上的切口线.切开皮肤,去除眼轮匝肌,打开眶隔,去除眶隔脂肪,彻底止血后,按切开重睑的方法,用6-0美容线带提上睑肌腱膜将伤口缝合,内中二点行埋线重睑.结果:本组56例,术中取出适量眶隔脂肪,组织量类似切开重睑.上睑臃肿明显减轻......

    作者:马显杰;李杨;李威扬;王璐;董立维 刊期: 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