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整形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美容整形外科使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面部除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美容整形外科进行面部除皱治疗的患者共184例,根据面部皱纹情况分为鱼尾纹组(72例)、眉间纹组(53例)、额纹组(42)和混合组(17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注射方法及注射剂量对不同部位的皱纹进行处理,观察各组皱纹改善效果,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鱼尾纹组治疗有效率为94.5%,眉间纹组为88.7%,额纹组为95.2%,......
作者:王建;刘大文 刊期: 2013- 17
-
改良阴道后壁修补术和阴道后壁环肌紧缩术效果对比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会出现阴道松弛,多因妊娠时阴道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拉伤导致阴道盆地的损伤,或因为年龄增大,雌激素水平下降致阴道黏膜萎缩等导致阴道肌肉的收缩力下降,阴道口增宽,影响性生活质量[1].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性生活质量不佳就诊者越来越多,以致阴道紧缩术的出现.正确选择手术方法以使患者达到功能上康复和解剖上缩窄是广大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我院对阴道松弛治疗的1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马洁;高健 刊期: 2013- 17
-
内窥镜下双平面隆乳术对小乳症合并乳房下垂的矫治研究
目的:研究内窥镜下双平面隆乳术矫治小乳症合并乳房下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小乳症合并乳房下垂患者在内窥镜下实施双平面隆乳术,对患者随访6个月~1年观察乳房矫正效果.结果:42例患者乳头上提(1.9-0.3)cm;术后乳房未下垂+Ⅰ度下垂比例高于术前(P<0.01);隆乳术总体优良率为92.85%;除了1例BakerⅢ级以外,其余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内窥镜下双平面隆乳术对小乳症合并乳房下垂......
作者:刘中策 刊期: 2013- 17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效果比较
目的:通过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临床传统换药(CDC)两种方法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临床效果对比,为医院及医疗卫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入院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共218例,其中使用VSD治疗的患者108例,使用CDC治疗的患者11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手术前所需的治疗时间、首次植皮存活率......
作者:王瑞;杨壮群;白转丽;葛平;彭慧子;段辉辉 刊期: 2013- 17
-
局部皮瓣成形辅助VSD治疗难愈性创面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局部皮瓣成形辅助VSD负压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采用局部皮瓣成形辅助VSD负压引流所治疗的5例难愈性创面,2例放射性溃疡,3例骶尾部溃疡合并截瘫.结果:采用局部皮瓣成形辅助VSD负压引流术后,2例患者愈合;3例患者延迟愈合,其中2例伴低蛋白血症、贫血、营养不良的骶尾部溃疡合并截瘫患者,术后皮瓣下出现腔隙;1......
作者:范海霞;牛扶幼;张建文;徐永飞 刊期: 2013- 17
-
活动平面板在深覆(牙合)矫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活动平面导板在深覆(牙合)矫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需要进行深覆(牙合)矫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观察组采用活动平面导板进行矫治,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前牙覆(牙合)时间、打开咬合时间、矫治结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咬合良好,未出现崩瓷或者隐裂,活动修复体基......
作者:侯玉 刊期: 2013- 17
-
Palodent成形片系统在Ⅱ类洞树脂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主要研究palodent成形系统对Ⅱ类洞树脂修复邻接关系的影响.方法:80颗后牙Ⅱ类洞随机分为试验组(palodent成形片组)和对照组(环周成形片组),每组40颗.充填后即刻检查悬突、边缘嵴形态和外展隙形态;充填后即刻、1周牙线检查邻接触区恢复情况.术后1周和6个月问卷调查患者舒适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悬突比例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充填体边缘嵴形态、外展隙形态、邻接......
作者:张德梅;解用江;阎雷 刊期: 2013- 17
-
外伤性前牙脱位再植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牙外伤性牙脱位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颗外伤性前牙脱位后行再植术的过程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随访1~3年,55颗患牙存活,13颗牙再植失败拔除.患牙牙根吸收率与离体时间成正相关.结论:外伤性前牙脱位再植的效果与脱位牙离体时间长短、体外保存方式及固定方式等有密切关系.......
作者:付峰勃 刊期: 2013- 17
-
观察玻璃离子(GIC)和三氧化矿物骨科(MTA)修复术后牙周组织炎症反应和硬组织形成影响
目的:观察玻璃离子(glassionomercemen,GIG)和三氧化矿物骨料(mineraltrioxideaggregrate,MTA)修复髓室底穿孔术后对患者牙周组织炎症反应和硬组织造成的影响.方法:根据修复材料将56例髓室底穿孔患者共56颗牙分为MTA组与GIC组,比较不同材料修复效果.结果:穿孔直径>2mm时,MTA组成功率为83.33%,高于GIC组(P<0.05).MTA组牙槽骨修......
作者:蒋艺 刊期: 2013- 17
-
硅橡胶印模材料在正畸工作模型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硅橡胶印模材料在制作正畸工作印模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采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对需做隐形矫治的23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制取工作印模,观察印模质量.结果:硅橡胶印模材料翻制的模型表面光滑,准确,精度高,操作时患者感觉舒适.结论:硅橡胶印模材料应用于隐形矫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工作印模制取,不受气候的影响,操作方便简单,又能保证印模的准确性,效果满意.......
作者:黄爱萍;雷霆;华旭东;杨智乔;赵红 刊期: 2013- 17
动态资讯
- 1 局麻下经口内入路行下颌角截骨磨削术围手术期护理
- 2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前列腺癌12例的护理
- 3 弹力牵引在牙列排齐阶段的临床研究
- 4 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效观察
- 5 面部熊咬伤游离皮瓣移植术一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 6 自制中药醇提物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7 小儿急性腹泻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 8 产程早期枕后位分娩结局临床观察
- 9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后咀嚼效能的变化
- 10 封闭负压吸引及护理干预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影响
- 11 成人阴茎整形修复的3D手术仿真研究
- 12 延期植皮术修复烧伤后功能部位严重挛缩性瘢痕的体会
-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14 外用中药面膜及左旋维生素C联合穴位注射丹参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 15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观察及护理
- 16 医院聘用制护士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 17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不同方法的效果比较
- 18 全瓷贴面在氟斑牙患者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 19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在黑素细胞无血清纯化培养中的应用
- 20 乳酸环丙沙星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存在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