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康复新液促进颌面部感染创口愈合的临床应用
创伤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由机械和物理等因素导致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颌面部为人体暴露于外界的组织,相较于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到意外损伤,由于颌面部有保持容貌外形的特殊性质,所以一旦受到创伤,不但影响患者的外貌和功能,同时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和心理障碍,因此,对于颌面部创伤的治疗还要顾及到对于容貌的影响.对于外伤创口,尤其是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的感染性创口,不但愈合时间长,并且愈后瘢......
作者:林洋洋;樊丽萍;黄晶晶;卢君;李海燕 刊期: 2014- 12
-
沿Blaschko线分布的汗孔角化症一例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较少见的、起源于遗传的慢性进行性角化性皮肤病.以边缘堤状疣状隆起、中央轻度萎缩为特点,由Mibelli于1983年首先报告并命名.其中沿Blaschko线分布的相对更少见,笔者发现1例沿Blaschko线分布汗孔角化症,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某男,19岁.因“左前胸、左上臂出现灰褐色斑2年”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前胸出现灰褐色斑,不痛不痒,逐渐增多,波及左上臂,未曾诊治.......
作者:苏芳;于琳;杨宪鲁;孙玉鲁;雷旭光;张锐利 刊期: 2014- 12
-
2940nm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萎缩性瘢痕患者的护理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发于青春期,颜面部发病率高[1].痤疮后容易遗留瘢痕可能影响患者的外貌,导致患者心理障碍.我科于2013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2940nm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萎缩性瘢痕40例患者并且进行了精心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慧;刘晓峥;王玮蓁;曾宪玉;李林 刊期: 2014- 12
-
选择合适的敷料对不同皮肤问题行预防和护理
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压疮的发生和发展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皮肤的完整性和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褥疮是由于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2].患者由于在医治疾病过程中若预防皮肤护理不到位和药物刺激原因及患者自身机体问题可以导致各种问题皮肤.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敷料对不同......
作者:文庭亮;王琏;王莉 刊期: 2014- 12
-
面部痤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面部痤疮是常见的累及皮脂腺、毛囊的多因素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人群以青少年为主,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好发于面、胸、背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1].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面部痤疮患者100例,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日常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面部痤疮患者100例,其中男......
作者:何莉 刊期: 2014- 12
-
正颌外科手术数字化辅助定位方法研究
目的:提出一种正颌外科手术数字化定位方法.方法:根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设计基于分离骨段表面特征与空间位置关系的定位板,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完成数字化定位板的制造,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设计制作出SSRO骨表面划线和定位模板,骨表面定位板可以较为精确的对各骨段间定位,在三维方向贴合良好.结论:骨表面定位板提高了术后骨段间的精确性,是一种较为方便易行的正颌外科辅助定位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颌骨的定位分析打下基础.......
作者:任战平;陶永炜;侯玉霞;石长全;刘亚雄;李涤尘 刊期: 2014- 12
-
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对所有颌面部外伤患者均行普通X线片拍摄、螺旋CT二维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的临床应用特点.结果:计算机辅助三维成像技术,对7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诊断准确性高,并且能够立体清晰地显示了颌面部骨折部位、类型、骨折块移位情况及颌面部立体形态改变.结论:计算机辅......
作者:赵利;洪虓;马腾飞;黄珊珊;李国超;韩良;王元银 刊期: 2014- 12
-
中医辨证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配合耳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16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性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配合耳针穴位埋线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70.7%,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体重与体重指数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徐春芳 刊期: 2014- 12
-
Q开关1064nm激光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结合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黄褐斑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给予Q开关1064nm激光结合中医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单纯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两组对比治疗效果、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7.08%,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黄荣;高峰华;牛克敏 刊期: 2014- 12
-
运用循证医学思维培养高校优秀口腔医学本科人才
探讨将循证医学思维运用在口腔医学教育及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医学素质和应用能力,提高口腔医学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出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对高校口腔医学教育将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郑军;徐江;曾妍 刊期: 2014- 12
动态资讯
-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 2 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促进Matrigel培养内皮细胞血管形成
- 3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卡泊三醇、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进行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 4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左侧臀部大血肿护理1例
- 5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 6 横腭杆U形曲在增加磨牙支抗方面的作用
- 7 保留幽门功能并空肠袢结扎法在根治性次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 8 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 9 手足口病临床观察及护理
- 10 瘢痕表皮回植加曲安缩松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
- 11 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的应用
- 12 思想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
- 13 硅酮凝胶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 14 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的护理体会
- 15 72例双硫仑反应患者的救治体会
- 16 海普林联合胶原贴敷料改善血管型眶周色素沉着的疗效观察
- 17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33例分析
- 18 量化考核方法在疾病健康宣教中的运用与体会
- 1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
- 20 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6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