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文章
  • 简易个性化唇舌侧矫治技术Typodont模型的制作

    目的:探索一种简易个性化唇舌侧矫治技术Typodont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通过模拟排牙,粘结唇舌侧托槽,制备硅橡胶阴模,灌制Typodont模型等步骤的实验,探索简易且精确的适用于唇舌侧矫治技术矫治力学对比分析研究的Typodont模型的制作方法.结果:获得了适用于唇舌侧矫治技术矫治力学对比分析研究的Typodont模型阴模并多次灌制出其Typodont模型.结论:该方法人工牙在阴模中稳定性好,......

    作者:方志欣;周嫣;陈世稳;黄敏方 刊期: 2015- 23

  • 维生素D减缓牙周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维生素D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为牙周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检测维生素D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结果:维生素D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低有效浓度为6.25μg/ml,且随着......

    作者:黄玲燕 刊期: 2015- 23

  • 维吾尔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黄酮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吾尔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黄酮(Abnormalsavdamunziq-totalflavonoids,ASMq-TF)对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scarfibroblasts,HFs)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相关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对HFs进行体外培养并给予不同浓度的ASMq-TF处理,然后,通过CCK-8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通过RT-PCR和Wester......

    作者:李加辅;朱瑞祥;许言文;钱璇;马少林 刊期: 2015- 23

  • 下调miR-21通过PDCD4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

    目的:探讨microRNA-21(miR-21)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PDCD4)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GM0639和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中miR-21的表达.构建含有PDCD4-pGC-Fu-GFP慢病毒和空载体对照慢病毒pGC-Fu-GFP感染HSF细胞.将HSF细胞按照不同处理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非......

    作者:慕生枝;孙要文;王国栋 刊期: 2015- 23

  • 成人和青少年正畸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

    以往正畸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近年来,成人正畸患者也在迅速增加.成人正畸已成为每个口腔正畸医师必须面对的临床重要课题.本文就成人和青少年正畸从生理、心理、期待目标等方面讨论两者之间的区别性,得出需对不同对象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尔婷;雷勇华 刊期: 2015- 23

  • elaser半导体激光脱毛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elaser半导体激光脱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激光门诊115例皮肤类型为Ⅲ~V型的求美者,采用elaser半导体激光脱毛仪对不同部位进行脱毛.4~10周治疗1次,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15例,经3~6次连续治疗后均达到理想的脱毛效果,总有效率达98.26%.治疗后毛发明显减少,再生的毛发均较治疗前变细、颜色变浅.针对皮肤类型为V型的患者治疗区域均未出现水疱及色素沉着.结......

    作者:苏宁;袁琰琴 刊期: 2015- 23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acidphotodynamictherapy,ALA-PDT)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1次/周,共3周;对照组:30例,外擦1%喷昔洛韦乳膏,2次/d,同时外用0.1%维A酸霜,每晚1次.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痊愈率分......

    作者:徐圣经;丁克云;赵志国;孙彩虹;张彩萍;杜素萍 刊期: 2015- 23

  • 泛发型皮肤环状肉芽肿一例

    报道1例泛发型环状肉芽肿病例.患者,男,45岁,因双手、耳后、胸前起皮疹半年余而就诊.临床表现为双手、耳后、胸前可见数个环状斑块,直径大小0.5~2cm,为突出皮面界限清楚的淡红色斑块,表面光滑,边缘隆起,中央稍凹陷.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层见局灶性胶原纤维组织变性坏死,肉芽肿形成,少量炎细胞浸润,四周见栅栏状的组织细胞.......

    作者:叶竞辉;杨卫兵;李丽君 刊期: 2015- 23

  • 国产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国产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外用国产他克莫司软膏,对照组外用自制硅油乳膏,均使用2周.另外,两组患者均每天口服20mg盐酸依匹斯汀,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陶钢;夏武昌 刊期: 2015- 23

  • 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强脉冲光(Record-618,IPL)治疗,每3周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敷胶原贴敷料(澳宜)2~7次/周,一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9.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葛红梅;李平松;陆俊 刊期: 2015- 23

0.1383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