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6年第5期文章
  • 胶原贴敷料在激光治疗雀斑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胶原贴敷料在激光治疗雀斑后的修复作用。方法:将148例面部雀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5例,采用激光治疗后局部敷贴胶原贴敷料,第1周每天敷贴1次,第2周开始隔天敷贴1次,共3周;对照组:73例,激光治疗后冰敷,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观察术后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术后1个月观察色素沉着出现比例,并于术后6个月观察其色素沉着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创面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

    作者:赵一栋;石学波;季孙平 刊期: 2016- 05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酮康唑洗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联合2%酮康唑联合外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Scalpseborrheicdermatitis,SSD)的疗效,以探寻较好的方法。方法:将80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40例,2%酮康唑洗剂2~5ml均匀外擦整个头皮,每周2次,共4周,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每日2次;对照组:40例,仅外用2%酮康唑洗剂,方法同联合治疗组。分别于治疗2周、4周、3个月......

    作者:胡友红;涂雪松;张爱华;易庆阳;周冰 刊期: 2016- 05

  • 采用窄缘切除术治疗面部原发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界限清楚的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窄缘切除术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5年3月笔者科室就诊的64例界限清楚的面部原发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患者,所有病变手术切除边界分别为2mm和4mm,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肿瘤直径均小于1cm,34例(53.12%)采用窄缘切除(2mm)和30例(46.88%)采用广泛切缘(4mm)。采用窄缘边界切除术仅1例患者可见肿瘤阳性边缘,......

    作者:万学峰;阿克拜尔?苏莱曼;吕金 刊期: 2016- 05

  • CO2激光联合阿莫罗芬甲搽剂治疗27例甲真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阿莫罗芬搽剂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科室门诊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激光组:对患甲进行激光照射后,再外涂阿莫罗芬甲搽剂;对照组:直接外涂阿莫罗芬搽剂,1次/周。治疗前后均进行真菌学检查,并做临床疗效评分,比较两组的真菌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评分差。结果:疗程结束2个月后观察疗效,激光组痊愈率74.0%,有效率85.1%,真菌清除率为55.6%;对照组痊......

    作者:张晓利;张海平;杨莉佳 刊期: 2016- 05

  • 关于中英文摘要书写格式的要求

    ......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 05

  • 不同方法修复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新建耳道的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与自体游离薄层皮片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新建耳道的皮肤缺损中的修复作用。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耳道狭窄或畸形患者40例,患者均行骨性外耳道重建术治疗,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针对新建耳道皮损情况,观察组予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治疗,对照组予以自体游离薄层皮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移......

    作者:简洁君;何超;田磊;李妮 刊期: 2016- 05

  • 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美容效果

    目的:探讨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美容效果。方法:95例(10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逆行撕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的方法,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9眼与正常眼外观无差异,结膜无充血增厚,手术创面平整光滑。11眼出现结膜轻度充血及结膜瘢痕形成,未见胬肉复发。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美容效果好。......

    作者:王彦;刘德成;杨倩倩 刊期: 2016- 05

  • 泪道探通联合注药治疗泪道阻塞的时机选择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泪道探通联合主要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时机选择。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泪道阻塞患者167例(174眼)作为研究对象,分为85例(88眼)的实验组和82例(86眼)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纯泪道探通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注药治疗,并结合患者病程的不同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103例(105眼),病程为3个月~1年;乙组49例(51眼),病程为1~5......

    作者:陈富强 刊期: 2016- 05

  • “半开放”法重睑术在臃肿型单重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于上睑臃肿的单眼皮患者采用“半开放”法重睑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沿重睑线由正中点向外侧切开皮肤约10mm。处理切缘上下皮下眼轮匝肌、眶隔及脂肪,充分显露睑板前筋膜,按连续埋线法行重睑术,后按切开重睑术缝合法缝合两针,关闭切口。结果:采用该术式行重睑术63例,术区均无明显瘢痕,重睑保持稳定,效果满意。结论:“半开放”法重睑术可适用于上睑皮肤臃肿而不愿接受切开法重睑术的单眼皮患者,......

    作者:俞珊;张盛玲;袁冰峰 刊期: 2016- 05

  • 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在眼睑凹陷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矫治中重度眼睑凹陷畸形的价值。方法:利用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13例先天性或外伤所致中重度眼睑凹陷畸形。结果:随访6个月,13例眼睑凹陷填充术后Ⅰ期愈合,效果满意,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矫治眼睑凹陷畸形满意,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谭青;董冰松;熊柯 刊期: 201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