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创面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8例股骨大转子压疮患者,共12处创面,压疮均为Ⅲ~Ⅳ期,面积为10cm×12cm~15cm×19cm,采用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色泽及外观较好,外形满意;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未见压疮复发.结论: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可切取面积大、抗感染能......
作者:黄国雨;晏鹰;王宏伟;陈刚;戴欣;郑小鹏 刊期: 2017- 11
-
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对修复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按照不同修复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共101指采用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对照组共101指采用腹部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优良率,以及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
作者:费小轩;王辉;杨义 刊期: 2017- 11
-
负压吸引联合硬化剂治疗微囊型淋巴管畸形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联合硬化剂治疗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于笔者科室就诊的微囊型淋巴管畸形患儿8例,采用术前MRI、术中彩超引导,对微囊型淋巴管畸形应用负压抽吸针抽吸淋巴液,打通各囊间隔,再于瘤体中注入无水乙醇及聚多卡醇泡沫等硬化剂,适当加压包扎治疗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10个月,6例患儿瘤体完全消失;1例治疗后瘤体明显缩小,未完全消失,......
作者:林文雄;苏振民;汪城河;吴雅莹;林东福;蔡加滨 刊期: 2017- 11
-
咬合调整改善牙周病正畸患者牙周状况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正畸治疗中咬合调整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的改善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高参考.方法:回顾分析笔者科室2013年9月-2016年9月入院治疗的120例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将在正畸治疗基础上采用咬合调整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仅采取正畸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及临床附着丧失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顾梦;吴细霞 刊期: 2017- 11
-
自体牙断冠再接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调查
目的:比较自体牙断冠再接术和复合树脂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148例患儿的180颗简单冠折牙,其中82颗断冠完整寻回者作为实验组,使用断冠再接术进行修复;98颗离体断冠丢失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纳米复合树脂进行牙冠外形修复.术后1、6、12、24个月复查,进行疗效评价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术后24个月实验组成功率64.86%,对照组成功率54.54%,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张丹丹;方林仙;余锦锦;陈瑶 刊期: 2017- 11
-
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联合自酸蚀粘结剂修复Ⅴ类洞对微渗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联合自酸蚀粘结剂修复Ⅴ类洞时对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颗成人新鲜拔除完整无龋前磨牙,清洁后于所有离体牙牙颈部制备标准Ⅴ类洞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洞壁使用自酸蚀粘结剂贺利氏ibond进行处理;B组:不做处理,所有窝洞使用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FujiⅡLC进行充填,光固化后常规修形抛光.利用流动树脂封闭离体牙根尖孔后按照要求涂布指甲油,彻底干燥后置于37......
作者:李欣霖;冯明;Bing He;吴佩玲 刊期: 2017- 11
-
骨性Ⅲ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后牙弓与基骨弓变化的分析研究
目的:了解恒牙列骨性Ⅲ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后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的变化.方法:23例恒牙列骨性Ⅲ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患者,收集矫治前后记存模型,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牙弓长度、基骨弓长度,尖牙区、第一、二前磨牙区,第一磨牙区的牙弓宽度、基骨弓宽度,比较矫治前后牙弓、基骨弓各测量值的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①矫治后上颌牙弓前段长度增加,上颌尖牙间、第一、二前磨牙间牙弓宽度减小;下颌尖牙间牙弓宽度减小、第一磨......
作者:谭励华;周嫣;方志欣;黄敏方;张大灵;龙智灵 刊期: 2017- 11
-
上前牙区角化龈宽度和牙龈厚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价上前牙区角化龈宽度和牙龈厚度的关系是否为正相关.方法:选取50例20~32岁的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采用牙髓探针和数控游标卡尺对右侧上颌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的角化龈宽度和牙龈厚度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切牙的平均角化龈宽度宽,中切牙次之,尖牙窄;中切牙的平均牙龈厚度厚,侧切牙次之,尖牙薄.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尖牙、侧切牙及......
作者:祖青;杨川;陈文君 刊期: 2017- 11
-
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前方牵引美容修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前方牵引法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美容修复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采用前方牵引法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SNA角、SNB角、ANB角、上中-NA角、下中-NB角、SN-MP角、FH-MP角、上气道指标(包含PNS-UPW、PNS-Ad2、OAW1、OAW2、OAW3、SPP-SPPW、U-MPW和V-LPW)和面......
作者:谢春;郭丰源;李小双;程波 刊期: 2017- 11
-
两种不同第一恒磨牙修复方法对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修复儿童第一恒磨牙对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3月来笔者科室就诊的第一恒磨牙大面积缺损的72例患儿(72颗牙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家长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复合树脂修复;B组:38例,采用金属预成冠修复.记录修复时间并在修复完成后1个月分别填写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表(childperceptionque......
作者:王琳琳;武时谦;王丽;徐江;刘海霞 刊期: 2017- 11
动态资讯
- 1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
- 2 5-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治疗泛发性跖疣的临床观察
- 3 微波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护理
- 4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 5 多媒体技术及教学模具在呼吸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 6 眼科中应用的免疫组化染色
- 7 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矫治低角型下颌角肥大
- 8 基因治疗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 9 关节镜下耳脑胶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临床观察
- 10 强化服务意识减少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
- 1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软组织缺损难愈创面中的应用和护理
- 12 多媒体护理查房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 13 透明树脂牙列保持器的临床效果观察
- 14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髁突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 15 Cellyzyme(蘑菇提取物)的美白、祛皱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 16 儿童白癜风1125例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总结
- 17 逆行缝匠肌肌皮瓣修复小腿和膝周软组织缺损
- 18 小针电凝对SD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 19 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中的应用
- 20 纤维桩和铸造桩核在前牙残根再次修复中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