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果酸换肤联合光子嫩肤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果酸换肤联合光子嫩肤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笔者科室诊治的94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7)单纯应用果酸换肤治疗,研究组(n=47)则采取果酸换肤联合光子嫩肤治疗.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症状评分均低......
作者:翟燕;高艳;栗艳丽;闫梦梅 刊期: 2018- 10
-
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静脉畸形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畸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医院整形外科确诊为静脉畸形的患者47例,依据术中彩超和影像学复查病灶消退情况以及病灶颜色、大小的改善程度,采用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栓塞治疗方案,并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治疗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47例患者经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栓塞治疗共78次,治愈39例,基本治愈5例,有效3......
作者:李艺;黄星;郭皓;谷方晓;郝新光;左强;申福定;梁杰 刊期: 2018- 10
-
痤疮后遗皮损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痤疮后遗皮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随机、立意抽样调查法,在华西医院门诊及化妆品评价中心收集痤疮后遗皮损患者,参与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共有804例患者参与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与痤疮后萎缩性瘢痕的发生相关;精神压力大与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产生相关;亲属痤疮愈后遗留红斑、色素沉着、萎缩性瘢痕与患者本人痤疮后遗皮损的发生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丘疹、......
作者:李巧玲;薛丽;李利 刊期: 2018- 10
-
755nm皮秒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755nm皮秒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科室2016年4月-2017年10月门诊收治的26例黄褐斑患者,采用755nm皮秒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皮秒激光治疗6次,每2次间隔4周.氨甲环酸口服方法为0.5g/次,2次/d,共5个月.分别于开始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由患者自行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治疗开始后3个月、治疗结束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
作者:韦强梅;江贺;李冬花;吴志波;孙慧 刊期: 2018- 10
-
微针疗法联合PRP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在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0月笔者科室就诊的57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其中27例接受微针联合RPR治疗,15例接受单纯微针治疗,另外15例接受单纯RPR治疗.微针联合RPR治疗组,先行微针治疗瘢痕区,后涂抹PRP于治疗区;单纯微针治疗组予以瘢痕处单纯微针治疗;单纯......
作者:崔晓美;丁晓东;陈晓明;姚晓东;许攀;朱文艳 刊期: 2018- 10
-
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复合体在鼻尖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复合体在鼻尖整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笔者医院行隆鼻整形的9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比较法将其分为采取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复合体整形的肋软骨组和采取膨体聚四氟乙烯鼻尖复合体整形的假体组,每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肋软骨组和假体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
作者:李继银 刊期: 2018- 10
-
自体脂肪颗粒填充矫治中老年上眼窝凹陷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自体脂肪颗粒填充术矫治中老年就医者上眼窝凹陷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165眼)上眼窝凹陷的中老年就医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注射器抽取就医者自身大腿内侧或臀上部的脂肪颗粒,经过清洗、离心、纯化,将其移植在上眼窝凹陷区.术后随访1年,观察就医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就医者的上眼窝凹陷均得到明显改善,70例经过......
作者:张新成;张姣姣 刊期: 2018- 10
-
心理干预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行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围术期患者93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对照组在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后行心理干预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护理前后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
作者:杜红;尚亚婷;王红梅 刊期: 2018- 10
-
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3例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参加全院病例讨论,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手术方案,合理分配人员职责;巡回护士术前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况进行心理支持,熟知各项化验结果,术中加强体位、体温管理,术后伤口引流护理;器械护士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准确传递、精准配合.结果:本组3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均得到外形及功能的改善.结论:通过对此3例巨大神经纤维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巩固了护理人......
作者:杨姣;古兰 刊期: 2018- 10
-
负压引流联合活性敷料处理骨科手术创口的美学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联合活性敷料处理骨科手术创口的美容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7月笔者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引流联合活性敷料处理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和换药方法,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和护理1个月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创口感染情况以及创口美容效果.结果:......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 10
动态资讯
- 1 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
- 2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40例疗效体会
- 3 自体疣植入治疗扁平疣、寻常疣70例
- 4 动静态结合唇部美容整形术的临床应用
- 5 先天性单侧乳房发育不良不对称畸形整复一例
- 6 68例非典型胎盘早期剥离临床病例分析
- 7 牙齿行树脂贴面术的操作配合与护理
- 8 激光治疗鼾症及激光牙齿美白--激光美容系列讲座九
- 9 定期口腔健康宣教在牙周病患者种植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 10 A-T形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修复老年性骶尾部褥疮
- 11 强脉冲光(IPL)脱毛的临床应用
- 12 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并发症的分析
- 13 夏季流动献血车献血者的护理
- 14 肠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坏死1例的护理
- 15 颅面形态三维自动测量精度的比较研究
- 16 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的临床探讨
- 17 腰部巨大梭形细胞脂肪瘤一例报道
- 18 从虚火论治女性迟发性痤疮
- 19 氮杂萘衍生物Ⅱ a对离体大鼠肺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
- 20 韩式数码重睑术临床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