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8年第4期文章
  • A-PRF与I-PRF在前牙位点保存中应用效果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A-PRF与I-PRF在前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单颗前牙需要拔除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微创拔牙,常规清理拔牙窝.Ⅰ组:拔牙窝内填博纳人工骨粉与A-PRF+I-PRF混合物,表面覆盖A-PRF膜;Ⅱ组:拔牙窝内仅填塞博纳人工骨粉;Ⅲ组:拔牙窝内填塞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CBCT检查,比较三组牙槽骨高度、宽度的变化.采......

    作者:谢慧;朱万权;解永富;吴海燕;刘勤 刊期: 2018- 04

  • 脂代谢水平对义齿种植患者修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脂代谢水平对义齿种植患者修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临床上义齿种植患者的预后及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83例义齿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脂代谢水平正常与否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脂代谢水平正常患者;观察组:47例脂代谢紊乱患者.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种植体稳定性、全唾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作者:刘小嘉 刊期: 2018- 04

  • 微创拔牙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应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在笔者科室就诊,需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实验组行微创拔牙术,对照组行传统拔牙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并发症、患者畏惧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0±7.2)min和(40.0±10.5)min,存在显......

    作者:张蓉 刊期: 2018- 04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成人骨性Ⅱ类拔牙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成人骨性Ⅱ类拔牙病例,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名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所有患者均拔除2~4颗前磨牙,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选择15项测量指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价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经过28~36个月的正畸治疗,所有患者的上下前牙内收,拔牙间隙关闭,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面凸......

    作者:李立国;刘琪;吴彦伟;袁东辉 刊期: 2018- 04

  • 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牙菌斑与牙周袋指数及美观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应用及对牙菌斑、牙周袋指数及美观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科室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6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试验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评分,牙菌斑指数及牙周袋深度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戴方毅;刘敏 刊期: 2018- 04

  • 即刻种植术后即刻与延期修复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术后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因牙缺损具备种植即刻种植牙指征的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即刻种植牙GBR技术种植治疗,观察组种植后予以即刻修复,而对照组种植后予以延期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整形美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6.15%,但差异无......

    作者:刘朴;左渝陵 刊期: 2018- 04

  • 前牙即刻种植的修复效果及美学意义

    目的:探究与分析即刻种植对前牙种植体的修复效果及美学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笔者科室就诊的拟行前牙种植体即刻种植修复的4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即刻种植修复前后患者PIS指数及改良红色美学指数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者共40枚前牙种植体均发生骨结合,且无松动现象,与周围骨结合牢固,修复成功率100%.患者即刻种植修复前后,PIS指数各等级对比、改良红色美学指数对比,差异均......

    作者:蒋澍 刊期: 2018- 04

  • TGF-β1调控ERK/MAPK信号通路对人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TGF-β1对牙髓细胞增殖、分化和ER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检测TGF-β1在急性牙髓组织、慢性牙髓组织和正常牙髓组织中的表达,然后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牙髓细胞,不同浓度的TGF-β1处理牙髓细胞7d,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TGF-β1(5.0μg/L)和U0126(10μmol/L)分别单独或联合作用于牙髓细胞7d,CKK-8法检测细......

    作者:徐万田;陈韵;林楠;唐玉香;闫翔 刊期: 2018- 04

  • 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来源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来源表皮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选择本院成熟期增生性瘢痕患者病理组织,正常皮肤为本院行游离皮片移植术患者的全厚皮片,分别进行分离培养,获取种子细胞,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角蛋白19、整合素β1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应用CCK-8检测两组表皮干细胞生长曲线,酶标仪检测两组表皮干细胞450~630nm的吸光度值.结果:角蛋白19及整合素β1在两组中均呈阳性表达,差......

    作者:徐永飞;张建文;刘林嶓;周树萍 刊期: 2018- 04

  • 牛磺熊去氧胆酸诱导牙髓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acid,TUDCA)对牙髓干细胞(Dentalpulpstemcells,DPSCs)增殖及成骨向分化的作用.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0、10、100、30OnM)的TUDCA培养DPSCs,利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thiazolylterrazolium,MTT)法计数检测不同浓度TUDC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7d后测定不同......

    作者:陈福扬;孙艳艳;谭金娣;于易秀;刘明月;史欣;胡伟平 刊期: 201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