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8年第8期文章
  • 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对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对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以及对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4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2)与对照组(n=72),观察组给予CO2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皮损内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治疗1个疗程(2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瘢痕厚度及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变化、瘢痕组织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

    作者:黄显翔;张伟;叶光荣;邓旭;李亮 刊期: 2018- 08

  • 532nm钾钛磷酸盐激光与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532nm钾钛磷酸盐激光与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例面部痤疮后红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532nm钾钛磷酸盐激光治疗;B组:10例,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1个疗程30d,共治疗3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A组的治疗效果优于B组,VAS视觉评分表明,A组的疼痛度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作者:张兰芳;雷英;张兴安 刊期: 2018- 08

  • 睑缘切口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睑缘切口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笔者医院门诊收治的行双眼重睑手术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行睑缘切口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共42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法,共48例.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疗效及患者满意率,分析两种不同术式的优缺点及临床价值.结果:两种均为成熟的重睑成形术,术后效果均较好,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5.2......

    作者:赵玉婷;解佳璐;章祥洲 刊期: 2018- 08

  • 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在义眼台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在义眼台植入术中镇静镇痛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医院行义眼台植入术的患者44例(44眼),术前15min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10~15min滴注完毕,0.75%罗哌卡因利多卡因神经阻滞及局部麻醉,行改良义眼台植入术.结果:术中患者配合良好,术中及术后疼痛、结膜水肿及恶心呕吐症状均较轻.结论: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在义眼台植入术中......

    作者:张振坡;杨倩倩;刘德成 刊期: 2018- 08

  • 双重固定联合眼轮匝肌后脂肪部分切除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重固定联合眼轮匝肌后脂肪部分切除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5例存在上睑肥厚、臃肿等单睑就医者,实施重睑成形手术.在手术切口的上唇切除部分眼轮匝肌后,处于眶隔前以及眶上缘外侧骨膜前的脂肪组织,适当对部分肥厚的眶隔脂肪进行切除;在手术切口的下唇对一部分肥厚的睑板前纤维脂肪组织进行切除.采用双重固定,即第一重固定是将下唇的真皮-眼轮匝肌固定......

    作者:吴晓玲;朱志祥 刊期: 2018- 08

  • 护理质量管理五级控制体系在整形美容门诊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五级控制体系在整形美容门诊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笔者医院整形美容门诊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整形美容手术患者42例,该阶段实施常规管理措施;2016年6月-2017年6月整形美容手术患者43例,该阶段实施护理质量管理五级控制体系.回顾性对比分析两阶段整形美容门诊手术室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行为评分.结果:实施护理质量管理五级控制体系后,整形美容......

    作者:刘小加;秦月兰;龚放华;梁红英 刊期: 2018- 08

  • 前臂扩张皮瓣预制耳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耳部重建的护理措施.方法:1例耳部缺损患者因右侧头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耳周皮肤条件差,无法行常规耳再造手术,在笔者医院行前臂预制游离皮瓣耳重建,手术分前臂皮瓣扩张、前臂耳廓预制和耳廓移植三个阶段.围术期制定并实施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包括术前心理状况评估与护理、前臂皮肤扩张管理与护理、预制耳廓的护理、软骨采集供体部位的护理、预制耳廓的显微外科移植护理.结果:再造耳结构清晰、生......

    作者:苏欣;郭媛;舒茂国;张军;马艳梅 刊期: 2018- 08

  • ReCell?细胞再生技术修复创面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ReCell?细胞再生技术修复创面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0月-2018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62例应用ReCell?细胞再生术修复创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注意心理支持;术后在做好基础护理、营养支持、预防跌倒发生的基础上,针对局部创面,采取了保持原位包扎固定、及时观察末梢血运的护理措施、并预警出血、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的同时密切关注创面生长、......

    作者:张丽萍;田凌;王云婷;马玉芬;王志新;陆相云;郭淑丽;李敏;成颖 刊期: 2018- 08

  • 右美托咪定联合硝酸甘油用于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硝酸甘油用于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择期行正颌手术的患者60例,于术中行控制性降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硝酸甘油麻醉,气管插管后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30例,给予生理盐水联合硝酸甘油,气管插管后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在上颌骨准备截骨前10min开始泵注硝酸甘油,根据平均动脉压调整泵注速度,......

    作者:刘玉;刘存明;唐安;章梦娜 刊期: 2018- 08

  •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96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行手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如: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伤口异物、糖尿病、使用抗菌药物等,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伤口异物、糖尿病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与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

    作者:唐圣斌;雷邓;李玉峰 刊期: 201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