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9年第2期文章
  •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诊疗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位于染色体3q23上的FOXL2基因,主要表现为上睑下垂、睑裂狭小、倒向型内眦赘皮及内眦间距增宽,还可伴发其他眼部及眼外症状,根据女性患者是否伴发卵巢功能早衰可分为两型.目前,内眦赘皮及上睑下垂矫正术为矫正眼部畸形的主要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严重程度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而手术时机及手术分期的选择仍存争议.本文就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诊疗进......

    作者:陈园婧 刊期: 2019- 02

  • 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118例皮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每组59例.手术组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手术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联合组完全恢复者49例,总有效率为96.......

    作者:田分 刊期: 2019- 02

  • 红蓝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 皮肤功能改善的影响

    目的:探讨LED红蓝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对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FCAD)患者皮肤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FCA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rhEGF凝胶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LED红蓝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状况,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经皮水分丢失(TEW......

    作者:吕君;雷淑英;周发琼;张洋;段雨函 刊期: 2019- 02

  • 雷公藤多苷与复方甘草酸苷配合抗组胺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与甘草酸制剂分别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的疗效.方法:将80例特应性皮炎(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雷公藤组及甘草酸苷组.其中甘草酸苷组给予甘草酸制剂+枸地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治疗;雷公藤组除给予雷公藤多苷代替甘草酸制剂外,其余治疗同甘草酸苷组,治疗期间每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SCORAD评分及VAS评分)、白细胞介素-......

    作者:张丽霞;王倩;赵蓓;卢葳;段西凌 刊期: 2019- 02

  • 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I型及II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水杨酸组及DPL组.其中联合组采用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水杨酸组及DPL组分别给予超分子水杨酸、窄谱强脉冲光单独治疗,每月治疗1次,共4次,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疗效并统计治疗周期内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87.04%(47/54)明显高于水杨......

    作者:周书帆;文丽萍;杜宇 刊期: 2019- 02

  • 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曲安奈德超声导入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完成后再接受超声导入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后,再接受超声导入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使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化表(VSS)对两组患者的瘢痕......

    作者:俞舜 刊期: 2019- 02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笔者科室进行治疗的78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ALA-PDT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脓疱、红斑、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程......

    作者:陈永国;崔静;杨慧 刊期: 2019- 02

  • 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温经燥湿汤对急性湿疹患者美肤效果及炎性因子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温经燥湿汤对急性湿疹患者美肤效果及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96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经燥湿汤,疗程4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皮肤敏感、瘙痒程度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

    作者:张庆田;贺迎霞;赵敏;王琦;王冬梅 刊期: 2019- 02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及痤疮瘢痕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点阵铒激光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面部痤疮及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笔者学院医学美容门诊和合作医院接受治疗的67例面部痤疮及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使用3D点阵铒激光治疗)和联合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PRP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手术资料、治疗效果及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炎性......

    作者:肖杰华;黄咏梅 刊期: 2019- 02

  • 激光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595nmPDL/1064nm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估其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接受激光治疗的828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病例资料,统计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28例婴幼儿血管瘤(年龄≤6个月)接受激光治疗,单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水疱103例(12.44%)、色素脱失54例(6.52%)、色素沉着12例......

    作者:汪城河;苏晓灵;苏振民;林文雄;吴雅莹;蔡加滨;林东福 刊期: 201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