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4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47/R
邮发代号: 52-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双黄补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的比较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双黄补(黄连,黄岑,骨碎补)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PDLCs),应用双黄补(黄连,黄芩,骨碎补)提取液作为辅助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作为生长因子,分成四组(A)双黄补(B)转化生长因子β1(C)双黄补加转化生长因子β1(D)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比......
作者:王新;戴泓;邹建明;李小钢;陈小虎 刊期: 2009- 11
-
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10例成人头颅标本,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观察内容包括:主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其与下颌角的位置关系.结果:面动、静脉在下颌骨下缘水平距下颌角(30.06±4.25)mm、(27.55±4.02)mm;下颌后静脉距下颌骨升支后缘(3.00±0.56)mm,距下颌角(12.20±1.09)mm;面神经下颌缘支出腮腺位置距......
作者:王竞鹏;柳大烈;陈兵;罗奇;张劲;王飚;安阳 刊期: 2009- 11
-
内眦韧带的解剖研究及其在内眦赘皮矫正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解剖观察测量和组织学观察内眦部解剖结构,探寻内眦赘皮矫正术术后并发症产生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方法:对9具尸头内眦部进行解剖观察并进行测量;对内眦韧带标本纤维走形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内眦韧带前支平均长0.834cm,上支平均长0.641cm,前支止点距内眦动静脉为0.079cm,前支起点距降眉肌为0.744cm.结论:内眦赘皮是由内眦韧带至皮肤纤维连接及眼轮匝肌错构形成,内眦赘皮矫正术......
作者:王飏;柳大烈;陈兵;王竞鹏;安阳;乔锋丽 刊期: 2009- 11
-
珊瑚作为人工骨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源于外伤、先天畸形等疾病所造成的骨缺损的需要,以往多使用自体骨移植来进行修复性治疗,由于自体骨移植的内在局限性及由此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寻找一种合适的具有良好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的骨骼替代材料一直是人们努力探索的课题.......
作者:苏若为;归来 刊期: 2009- 11
-
胰岛素生长因子在组织工程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研究开发修复、改善损伤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需具备以下条件:①合适的细胞支架;②足够数量且功能正常的种子细胞;③调节该细胞增殖、保持表型等特征的细胞因子.但由于种子细胞在体外传代培养后极易衰老,且在体外培养的种子细胞增殖能力低下,从而限制了各种组织工程化器官的研究应用.因此,细胞因子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徐斌;刘毅 刊期: 2009- 11
-
紫外线致皮肤胶原纤维光损伤的研究进展
真皮中主要的结构蛋白是胶原纤维,由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占皮肤干重的70%~80%,成年人皮肤中主要是Ⅰ型和Ⅲ型胶原,其中Ⅰ型胶原约占80%,是真皮中主要的胶原成分.......
作者:孙素姣;何黎 刊期: 2009- 11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性损伤治疗中的研究与进展
缺血是一种重要的病理过程,血供一旦停止,机体各器官组织将因失去正常的物质转运而发生新陈代谢的障碍.同时体内一些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将受到损害.......
作者:杨湄;李青峰 刊期: 2009- 11
-
紫外线诱导皮肤肿瘤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皮肤肿瘤的原因复杂,长期紫外线照射是比较明确的致癌因素.有研究发现,紫外线可导致DNA损伤、特定癌基因的激活、特定抑癌基因的失活及免疫抑制等,但其致肿瘤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有关细胞信号传导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紫外线诱导皮肤肿瘤形成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综述如下.......
作者:林顺生;程波 刊期: 2009- 11
-
可调脉宽532nm激光治疗婴幼儿会阴部脉管性疾病2例
2003年1月~2009年1月,我们诊治了2例会阴部脉管性疾病患者,给予可调脉宽倍频Nd:YAG激光(VersaPulse532nm)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明显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霞;马刚;何咪咪;李玉红;邹彦芬 刊期: 2009- 11
-
祛斑类化妆品祛斑功效评价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祛斑类化妆品祛斑功效的评估方法.方法:选择40例黄褐斑受试者,采用研究者评估、受试者自评和仪器测量的评估方法对某公司祛斑化妆品祛斑功效进行评估.结果:医生评估和受试者自评可反映受试者整体色斑的变化,仪器测试可以客观地反映靶部位色斑的改变.结论:靶部位色斑的仪器测量结合研究者和受试者的评价是祛斑化妆品用于祛斑功效评价的简单有效方法.......
作者:万苗坚;赖维;谢小元;谢淑霞;苏向阳;易金玲;董佳辉;关晓敏 刊期: 2009- 11
动态资讯
- 1 结节性痒疹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
- 2 皮肤外科系列讲座(十一)——填充治疗
- 3 强脉冲光脱毛77例
- 4 皮管法鼻再造术探讨
- 5 口腔正畸患儿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干预后效果分析
- 6 孕妇孕期卧位对胎方位影响的调查研究
- 7 凶险型前置胎盘大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并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1例
- 8 妇产科实习带教中培养护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探讨
- 9 环境干预儿童和青少年远离糖尿病
- 10 超声微创祛腋臭310例
- 11 壮元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ET、CGRP的影响
- 12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冲洗技术在治疗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 13 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护理
- 14 泪小管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临床分析
- 15 两种激光治疗咖啡斑的疗效比较
- 16 无痛苦胃肠镜临床应用探讨
- 17 Super bond C&B,Fuji Ⅱ,MTA粘结离体牙纵裂牙根的力学研究
- 18 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在复合树脂再修复技术中的对比研究
- 19 微创整形美容外科系列讲座(四)——眼部微创整形手术
- 20 关于美容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